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近火了。冰墩墩有一层透明外壳,可爱又有趣,但有人却将这层透明外壳误认为塑料外壳。实际上,冰墩墩的外壳材质是硅胶,不是塑料。硅胶的本质是一种合成橡胶,是由各种二氯硅烷经水解缩聚得到的。塑料和硅胶的区别在哪?如何分清食品级硅胶和普通硅胶?冰墩墩的硅胶外壳像某生产商说的那样“可食用”吗?
塑料和硅胶的区别
硅胶是一种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在硅酸钠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盐酸)形成含水硅酸凝胶,再水洗清除溶解其中的电解质离子,干燥后就可得到硅胶。
硅胶并不是塑料。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树脂。而硅胶又叫硅酸凝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非晶态物质。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它的多孔结构含有无数的孔穴,呈海绵状,可以吸附水分。加工成粒状或珠状,就是食品包装中常见的硅胶干燥剂。
硅胶常常被误认作塑料,是因为硅胶具有类似塑料的特性:可弯曲、可延展、透明、耐高低温又防水。与塑料一样,硅胶也可被塑形或成形,也可被软化或硬化,做成许许多多的用品。但塑料在室温下一般是硬的,而硅胶在室温下是有弹性的,所以冰墩墩的外壳才可以任意穿脱。严格说起来,硅胶与塑料的关系,还不如硅胶与橡胶的关系更接近,因此硅胶也常被称为硅橡胶。
食品级硅胶更安全
据官方公布,冰墩墩的外壳是硅胶,而且是食品级硅胶。普通硅胶和食品级硅胶的差别较大。普通硅胶是与双二四硫化剂一起硫化的,有气味,呈半透明状,受力拉后变成乳白色。而食品级硅胶经过铂金硫化,没有什么气味,呈高透明状,受力拉后也不变色。因此,普通硅胶一般应用于工业制品,如门窗密封条、手机壳等。食品级硅胶一般应用于和饮食接触的产品,如婴儿奶嘴、餐具等。
硅胶的温度适应范围非常广,在-60℃时仍有弹性,在240℃下可长期使用,在特定条件下还能抗高温。两个小时内,能扛住最高350℃左右的高温。
在烘焙中,食品级硅胶不但可以和蛋糕原料这样的食材直接接触,并且还能直接进入烤箱,在温度不高于230℃的情况下和食物同时烘烤。近年来,硅胶锅铲也受到主妇们的欢迎。只要不接触明火,食品级硅胶用具可在200℃下连续使用1万小时。
冰墩墩可“食用”吗
需要注意的是,某生产商声称冰墩墩外壳采用“健康可食用”硅胶材质的表述是错误的。硅胶用于食品中的时候,只是一种澄清剂,在啤酒、葡萄酒、果酒、黄酒的加工过程中,可让酒中大颗粒的杂质沉淀下来变得澄清透亮,但最后的酒里面并不含硅胶。
所以冰墩墩采用的虽然是食品级硅胶外壳,却并不意味着其外壳“可食用”。就像婴儿奶嘴也是食品级硅胶制成的,但婴儿毕竟只是用奶嘴喝奶,不是食用奶嘴。不小心咬到了冰墩墩的外壳,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冰墩墩外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往往受到灰尘和细菌等的污染,还是尽量不要咬的好。
另外,在阳光、氧气、油污的影响下,时间久了,硅胶无可避免地会老化及发黄变硬,“口感”也并不好。想“食用”可爱的冰墩墩,还是自己利用食材做个“馒墩墩”“橘墩墩”,或者“汤圆墩墩”吧。(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