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力)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记者在果园港码头看到,来来往往的货车和频繁作业的岸桥让这里繁忙依旧,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中午13时左右,记者在果园港集装箱码头看到,4艘货船正停靠在码头边,其中的集装箱正被一个个抓取到岸上,然后被卡车运送至指定地点。
在调度室里,码头前沿的所有装卸情况十分直观地呈现在了大屏幕上,7名工作人员正仔细核对着每一艘船、每一个集装箱的细节。
在远控室,3名司机正在远程操控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上的场桥(龙门吊)。外面天气寒冷,但智能化技术让他们只需要在屋内即可完成操控,安全且高效。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许文俊告诉记者,今天上午6时至中午13:30,果园港已经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0多标箱,预计全天将完成800标箱。
“现在每天的工作量很饱和,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的货物选择果园港作为中转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文俊说。
在他看来,码头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加速回暖,西南地区的外贸型企业接到的全球订单正在急速增加,也进一步刺激了码头作业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整个春节假期,果园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00多标箱,同比增加近50%。
“很多企业要放春节长假,而果园港春节不停工,于是这些企业就把货物运到果园港,慢慢发货。”许文俊说。
为应对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除了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上阵”,果园港还安排6个泊位满线运行。今天,包括场桥等各类设备司机、智能中控室工作人员等在内,600多人全员到岗。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亮说,今年果园港将进一步深挖货源,拓展云、贵、川等市场,促进集装箱吞吐量进一步增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铁水、水水、公水等多式联运体系,为货物进出口提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