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跨学科融合擦出创新与创业火花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李巍:跨学科融合擦出创新与创业火花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2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

李巍:跨学科融合擦出创新与创业火花

本报记者 沈静

    人物介绍

    李巍,教授,硕士生导师,巴渝学者;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通讯评审专家,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重庆市企业人才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创新与创业管理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在《科研管理》《管理工程学报》《管理评论》等CS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中国制造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等学术专著4部、《创业基础》等专业教材4部,同时在《清华管理评论》等商业杂志发表观点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上市公司、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兵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广泛应用。

    李巍团队荣获“十佳科创团队”。

    赛车手李巍。受访者供图

  他是一名典型意识流的文科生,博士期间却跟随具有模块化思维的工程师出身的导师学习;他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现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他“文”能开专栏、出书,“武”能参加央视《车神驾到》节目,与专业选手赛车……众多看似毫无交叉点的元素,却在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主任李巍的身上通通和谐统一了起来。

  求学路上

  拓展边界,学会跨学科思考

  李巍在本科期间对商业运用非常感兴趣,当时他最大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为此,毕业实习时到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在职业梦想路上前行。

  因为求学期间短暂的创业经历,让李巍决定强化专业知识,攻读博士学位。“选择商科是我的兴趣也是专长。”李巍告诉记者,攻读硕士期间,他还和大学同学合伙创业,开办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这次创业为李巍熟练地与企业打交道打下了基础,也让他深刻地感受到知识在后工业社会的重要性。

  在南开大学读博期间,李巍的思考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从一个典型意识流文科生转变为具有模块化逻辑思维的科技工作者。“我的博导曾是一名知名工程师,在跟他学习期间,他发现我的思维比较涣散,在研究问题或者写论文中,他着重培养了我模块化逻辑性思维,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非常有利。”李巍介绍。

  博导曾让李巍去买变形金刚玩,一种由很多小机器人组装成的一个大机器人,组装后再拆掉,以此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设计组织程序,如何才能最快完成。“玩变形金刚受益匪浅,有的人只能看见整体,看不见部分,没有办法将想法落地,反之,有的人只看见部分,看不见整体,就没有办法把这个东西提炼出来,这是一种跨学科思考方式。强认知和强执行是在任何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基础特质。”如今的李巍告诉学生,学会模块化逻辑思维,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一个问题或者现象,理解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执行的时候会事半功倍。

  教学路上

  传道授业,做学生良师益友

  李巍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均在重庆学习,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到重庆这片土地,一头扎进了教育研究事业。李巍坦言,他追求极致的专业主义,领导的信任器重与同事的认同始终伴随着他,让他可以全力投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去。

  2012年9月秋季,李巍开始了在重庆理工大学的任教生涯。“我不希望你们上课的心情比上坟的心情还沉重”……第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就对这位任教风格独具特色的老师印象深刻,彼此相处得非常愉快。“巍哥”这一称呼,也是亦师亦友最好的证明。

  “教学让科研更有温度,科研让教学更有深度”是李巍对教学与科研的理解,也是他努力均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他既是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眼中,李巍不仅是一位见解独到、治学严谨的青年学者,也是一位风趣幽默、风格鲜明的课堂讲师。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了解到诸如江小白、冷酸灵、乡村基、忽米网等重庆地区知名企业的故事。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是李巍调查研究整理的。“案例研究法是我教学的主要方法”,据李巍介绍,真实的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将这种教育方法称为‘案例行动学习’。”

  李巍曾带领学校MBA学员连续6年参加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斩获无数佳绩。“在每次比赛中,限时48小时的案例研讨及分析报告撰写,是一场比拼体力与脑力的战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年的比赛,总让我感觉回到学生时代。”在李巍看来,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

  谈起对学生们的寄语,“有情怀、有底线、有担当”是李巍对新时代大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大学生们接过前辈们的担当,为家庭、为国家、为民族,照亮方寸星空。

  科研路上

  问题导向,坚持突破创新

  “对于创新与创业,我想强调两个观点,一是这门学科不是鼓励大学生自己开公司,因为创新创业的范畴实际上是比所谓的开公司大得多,比如我们作为老师,不断开拓自己的疆土,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创新创业精神。”李巍告诉记者,他曾看过《人民日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叫《艰苦奋斗再创业》,文中的创业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开公司,而是要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发扬开拓精神,突破现有边界。李巍认为:“创新与创业首先来自精神和意识,要敢于突破,勇于创立自己的事业,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努力做到的。”

  创新与创业的第二层意义就是开公司。开公司有两种情况,个人或者团队去创业。公司创业,被称为公司的第二次发展,比如现在的公司数字创业,那么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发展转型和轨道跨越,像海尔、美的这样的大公司如何开展创新驱动创业,是李巍研究的范畴,这与传统所理解的创新创业存在一定区别。

  李巍是国内率先提出公司数字创业这一概念的人。“传统制造型企业,如何用数字技术来实现组织发展和业务转型,开展第二次创业,这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重要问题。”李巍告诉记者,这涉及技术商业化,技术融入企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行业领军人才有很多技术,我需要把这些技术更好地进行商业化运营。比如一个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运用软件或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化或信息化管理,而是需要创造真正数字化企业,涉及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思维、决策模式和经营等方面的转变,数字化转型最终是组织和个体的转型。

  未来路上

  以梦为马,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在生活中,李巍的身份不止是大学教授。深入现场成为企业顾问,指导经营实践;踏上赛道成为车手,挥洒速度激情;提笔撰文成为特约作者,贡献商业智慧……用李巍的话来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累都不是事儿,而是享受。

  2016年,秉持着期望改变人们对高级知识分子刻板的印象,试图向学生传达“你可以做好学问,同时你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的理念,李巍和他的博士校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央视《车神驾到》节目,面对各路专业选手,驾龄最短的他却毫不怯场。他表示,相比大多数人重在参与的理念,他们更讲求力争第一。“博士中开车最快的,车手中学历最高的。”同学们这样评价李巍。

  这位集幽默和严谨、智慧和乐观于一身的老师,被同学们尊称“大神”。殊不知,“大神”的大学英语四级考了6次,如今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学者,出版译著,李巍笑称自己是“屌丝的逆袭”。

  每年写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难以企及的任务,但是李巍却不这样认为,他先后写了《中国制造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创业基础》等,未来也将继续。

  “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做自己擅长的事;对工作而言,这也是判定它是否适合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你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就说明你适合干这个事;若你花了很多时间很努力还是做不好,那么你可能不适合干这个事。人最重要、最开心的是找到自己本来的位置。”对于李巍而言,教书育人、研究探索、服务社会就是他适合干的事情,就是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人生是一场长跑,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