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02版:2022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两会代表、委员就如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建言献策
重庆日报记者 李星婷 张莎

    唐小平

    秦文敏

    卢 红

    杨 竹

    杜国平

  访谈嘉宾:

  唐小平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

  秦文敏 市人大代表、璧山区委书记

  卢红 市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

  杨竹 市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杜国平 市政协委员,重庆高新开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创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两会期间,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就如何围绕“四个面向”,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大力实施创新“四大工程” 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

  重庆日报:沙坪坝区作为重庆科教文化大区,请问,未来沙坪坝区将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唐小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委明确要求,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这次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要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要求。

  我们将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强与重庆高新区协调联动,大力实施创新“四大工程”,系统重塑创新驱动新优势,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

  实施创新主体集聚工程。强化高校、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重庆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建设,帮助高校排忧解难,推动驻区高校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工程。系统梳理高校、企业创新成果,聚焦人工智能、脑科学、医疗器械、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领域创新成果,全力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地;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工程。建强环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创新生态圈、大学科技园,高位嫁接校企政各方资源;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坚持“养鱼先养水、养花先养土”,统筹创新要素配比,加快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聚智聚力把沙坪坝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创新之城。

  努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重庆日报:科技创新,是璧山的一张新名片。璧山是如何擦亮这张名片的?

  秦文敏:2021年,璧山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3.25%,高新技术企业达300家,居全市第5位,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以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比亚迪动力电池研究院等为代表的249家研发机构活力迸发,诞生出MicroLED、刀片电池等全球领先成果,人才总量突破8.5万人。

  未来,璧山将高质量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大力建好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全面启动曙光湖片区开发,力争“智慧之眼”项目启动建设,快速聚集总部经济、研究院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本、高端人才,实现高端资源要素配套。

  同时,璧山将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和主体,打造一批创新“领头羊”和中坚力量,支持中科曙光先进数据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支持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建设无线输能大型综合实验平台。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和孵化器,争取今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0%。

  加快夯实“一城一区五中心”科技创新格局

  重庆日报:“中国畜科城、繁荣昌盛地”是荣昌最鲜明的发展特质和最生动的城市画像。请问,未来荣昌将怎样打造科技创新格局?

  卢红:聚焦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荣昌确定了“两高三新”发展目标和“五大任务”,其中打头阵的就是加快夯实“一城一区五中心”科技创新格局,建设农牧特色科创高地,打造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桥头堡。

  一是实施重大平台建设领跑行动。荣昌将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新区“两个发动机”,高水平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建好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创新中心、具有成渝地区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具有川南渝西影响力的智能装备创新中心,推动荣昌国家高新区迈入全国高新区百强行列。

  二是加快壮大“科创企业森林”。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域创新体系,梯次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构建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做优环“一校一院”创新生态圈,高标准规划南部科创新城,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之芯”;构建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1+N+X”人才政策体系,奋力建设成渝地区人才桥头堡。

  “筑巢引凤”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生态

  重庆日报:重庆医科大学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一流的医科大学。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杨竹: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学校通过“团队”式引进快速从全球引进一批优秀人才。比如从事新药创制的党永军团队,在一年内成功从海外引进了大约10个人的团队,覆盖新药创制的多个学科,团队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学校投入5亿元新修2栋科技楼;购置近3亿元的科研设备;创建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临床研究中心近100个,研究方向涵盖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校主要学科。

  2021年,在重庆市政府和渝中区政府的支持下,重庆医科大学拿出5000万元,加上两级政府配套的5000万元,联合成立了一支创新创业种子基金。这支基金旨在帮助大健康领域的科创人员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可以投出上百家早期的科创企业。

  “十三五”期间,重庆医科大学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超2亿元,发表2000多篇SCI文章,研发出3款抗疫产品。“十四五”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将继续走好科技创新之路,让专家向大师成长,助力重庆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学主题铸魂 让科学城与大学城相融相生

  重庆日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城聚集了不少大学,怎么处理二者的关系?

  杜国平:在科学城直管园范围内,有14所高校,整个拓展园范围有28所高校,30余万大学生,约6万名高校教师。这是非常重要、庞大的创新资源库。

  在未来的规划中,科学城将聚焦科学主题铸魂,以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为牵引,高水平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集中布局创新资源。

  其中,大学城将重点围绕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建设超100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高校有物理上的空间布局,今后要打掉“围墙”,互融互通。比如重庆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之间,工科与艺术学科之间要融合;重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之间,各个类别、层次之间的高校也要互相融合,形成约15平方公里的科学研究、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目前科学城与各高校合作的大科学科研平台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城与高校签约合作了34个校地合作项目,17个已建成投入使用,11个正加快建设,涉及医疗、农业、机械、集成电子等多个领域。

  数据>>>

  重庆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提升创新平台 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引进科研院所10家,集聚院士团队14个,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场启动建设,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投入运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启动建设长江模拟器、野外科学观测站

  ●壮大创新主体 新引进研发机构16家、累计达到104家,新增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18家、5108家、3.69万家,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预计达到30%

  ●优化创新生态 获批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出“科技成果转化24条”,累计启动10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