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票二维码 |
活动简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有力指导下,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群团改革、重庆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立足大起之年,做实大学之年,突出大干之年,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回望2021,有太多的精彩值得盘点和纪念。为此,我们梳理出2021年市科协候选“大事”12件,候选“亮点”12件,发起2021年市科协“十件大事”“十大亮点”评选活动,诚邀您共同分享收获和喜悦,投下宝贵一票。
本次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2021年市科协“十件大事”“十大亮点”的重要参考依据,评选结束后还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议,综合两方面情况得出最终结果。
投票时间
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9日
投票规则
活动期间,每位参与者每天对每个事件(亮点)只能进行5次投票,确认提交后不可更改。
投票网址
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kIPP/
温馨提示
投票期间严禁刷票行为!我们将对所有投票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并定时进行投票数据的检测分析,对投票数短时间不合理快速增长、投票量按一定时间间隔有规律批量增长等疑似刷票行为,将予以调查处理。
2021年市科协候选“大事”
(排序不分先后)
1.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突出“全口径”用功学。市科协党组开展集中专题学习18次,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720余次,举办专题读书班3期,购买党史学习教育指定教材3000余册,编印发放《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资料汇编》《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资料汇编》等学习资料,实现学习全覆盖。突出“全方位”用情讲。市科协党组书记作为市委宣讲团成员,带头宣讲11场次,班子成员、各级党组织书记开展宣讲50余场次。市科协举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3场、专题报告会2场,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活动覆盖所有支部、延伸到结对基层支部。突出“全视觉”用心看。充分利用川渝地区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历史、理论、现实相互贯通,进一步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突出“全过程”用力做。牵头实施“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20条清单落地见效;圆满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0项实事和市级层面4项民生项目交办任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10篇。
2.举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精心组织“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百名科技英才颂建党百年辉煌”系列宣传活动,召开重庆市科技英才庆建党百年华诞报告会暨2021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邀请8名科技工作者代表作报告,评选表彰10名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在《重庆科技报》开设专栏刊发103名科技英才采访报道。举办“两优一先”表彰会,为16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0个先进党支部受到表彰。开展首届重庆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党的关怀伴我成长”征文演讲大赛和“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短视频征集活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26场,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3.开启“十四五”科协事业发展新征程
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经中国科协深改领导小组、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力争在15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一批改革范例,为全国地方科协深化改革提供重庆示范。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精心编制、组织实施《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部署十个方面40项具体举措,为推动全市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4.举办2021重庆英才大会科协专项活动
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等嘉宾出席2021重庆英才大会开幕式。联合四川省科协主办2021重庆英才大会的重点专题活动2021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文发表视频讲话,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金辉出席会议并讲话,陈鲸、卞修武、王嘉图、易志坚等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大会发布了20项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20家川渝一流学会、20家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184篇大会优秀论文。
5.举办第四届数字经济百人会
2021年8月23日,作为2021智博会、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分论坛之一的数字经济百人会成功举办。论坛以“数据要素赋能·引领数字化发展”为主题。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市政府副市长熊雪出席会议并致辞。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莫因·哈克等4位国际嘉宾通过视频为论坛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邬江兴,俄罗斯和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阿格耶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宋永端等10位院士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报告或主题演讲。会议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白皮书(2021年)——数据要素新动能》。
6.召开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
10月20日至21日,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在江津区成功举行。年会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暨主论坛、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科普活动等板块,来自市内外的1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年会相关活动。开幕式上,重庆市科技经济融合专家服务队与江津区科技局现场签约,“重庆市江津区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正式授牌成立。主论坛阶段,江欢成、蒋剑春、陈俊龙和高新波等院士专家作主题报告。年会期间,举行了富硒产业发展论坛等3场分论坛活动,以及“院士专家与中学生对话”、“科创中国”院士专家服务队江津行、企业青年科技人才专场报告会、“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无人机科普表演活动等多场活动。组织编印《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江津)决策咨询报告集》。
7.举办首期科技英才研修班
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重庆市科技英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专题研修班,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出席研修班开班式并讲话。专题研修班为期3天,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这一主题,邀请两院院士、中国科协和市内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专题讲座。入选重庆英才计划的部分专家,科技领军人才,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有关市级学会负责人等220余人参加研修。
8.召开市老科协成立20周年座谈会
在市老科协成立20周年之际,市委书记陈敏尔对老科协工作作出批示。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协会长陈至立一行来渝出席重庆市老科协成立20周年座谈会并讲话,为重庆老年科技大学授牌。市委副书记吴存荣主持会议并讲话。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在会上发言。中国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齐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旬、陈元春,市老科协会长欧可平、名誉会长陈之惠等参加相关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委、市卫健委印发《关于创建老年科技大学实施智慧助老行动的意见》,挂牌成立重庆老年科技大学。
9.举办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首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
2021年9月11日至17日,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活动分为主场活动、区县分会场活动、系列联合行动、“云上科普日”活动四大板块,累计开展872场次。其中,主场活动与首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联办,揭牌成立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为科普重庆共建基地、农村科普“十强十佳”单位授牌,成渝地区首批十佳科普研学线路发布、典赞·科普重庆年度评选结果等备受关注,“云上科普日”系列活动受众达1000万人次,成为网络科普传播热点。19家单位和32项活动受到中国科协通报表扬。
10.启动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印发《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30个科技强镇、30个科技小院、100个科技名村。开展调研对接活动76次,新签订合作协议36项,动员科技工作者近1000人次,开展技术咨询、农技培训、科学普及、党建等活动244场次,帮助解决问题63项,累计投入经费超40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超10万人次,各级媒体新闻报道超200条次。联合市农业农村委、西南大学出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重庆)科技小院建设方案》,累计获中国农技协批准建立科技小院16家。制定《市科协帮扶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九个一”具体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消费帮扶6万余元。
11.持续深化川渝科协战略合作
成功举办2021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成立“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川渝4个同类科研院所、科技社团,以及38个市区县科协签订合作协议。成功举办成渝双城青少年科技雏鹰夏令营活动,成渝两地近百名优秀科技特长生代表参加,为两地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搭建了平台。印发《关于推动“一区两群”区县科协对口协同发展的通知》,指导对口区县科协联合开展海智专家区县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等活动。
12.不断拓展民间科技交流渠道
成功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12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4500万余名师生参与,参与国别和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支持推进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机制)建设等国际交流项目7个。承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住地球 共助地球’科普宣传”等国际活动。联合法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等举办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组建川渝港澳台青少年科技创新联盟。重庆科技馆成功创建对台交流基地。
2021年市科协候选“亮点”
(排序不分先后)
1.“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取得实效
市委决定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并明确市科协牵头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协会同市委办公厅等部门制定出台20条工作清单,牵头建立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协同推进、定期汇总、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用心纾解科技工作者的“急难愁盼”,用力打通他们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20条工作清单已全部落地见效,全市38个区县相继制定行动方案,行动呈现由上到下、全面铺开的良好态势。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这项行动走新更走“心”,把实事办到了心坎上,让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在巴渝大地蔚然成风。
2.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创新
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召开科技界座谈会,面向全市科技界开展“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中学史明理”宣讲活动,共宣讲92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6万。依托市科协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6个,累计参训700余人,举办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3期、重庆英才讲堂5期。举办第二届重庆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辩论赛。牵头筹办“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漫画形象展。组织“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联合《重庆日报》推出5期“对话‘建党精神’·科学家来了”专题报道引发热烈反响,在权威媒体刊发科技人才宣传报道150余篇,在科技界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3.培养引进推荐表彰科技人才实现新突破
牵头实施院士带培计划,支持开展学术交流14场。扎实做好2021年院士推选工作,陆军军医大学蒋建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支持海智工作站线上引才30场次,引进海外人才400余名。指导两江新区离岸基地举行路演31场次,引进海外人才97人、项目68个。调整并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30名、提名奖28名,评选十佳科技青年奖10名。推荐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等6名同志获评“重庆市科技创新巾帼建功标兵”,开展2021十大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人物评选。
4.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成为品牌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市科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创建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邀请“两院”院士、知名科学家专题讲授新科学知识、科技发展趋势。科技讲堂每两月举办一期,每期聚焦一个主题,2021年7月以来,已成功举办3期,包为民、樊代明、卞修武等3位院士,分别以《航天强国建设的思考》《后疫情时代整合医疗体系建设》《精准医学与智慧医疗》为题现场授课,受众超过800人,社会反响好,已成为我市领导干部、公务员学习新科学知识固定品牌活动。
5.“科创中国”建设纵深推进
制定出台《重庆市“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成功举办“科创中国”院士专家重庆行活动,成立“科创中国”(重庆)咨询委员会,重庆高新区成功入选“科创中国”全国试点城市,增补酉阳县、云阳县为“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区县,指导13支科技经济融合专家服务队开展科技服务。策划举办4期科创中国@重庆双月论坛,持续打造科技界、金融界、企业界之间的高端对话平台和重要智库平台。支持科技社团举办各类学术交流646场,“众创之家”举办创业活动306场。重庆高新区成功获批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两江新区离岸基地新建合作中心5个、海外站点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全市增至28家,新增海智工作站10家、全市增至53家。
6.全市基层科协组织建设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摸清全市企事业科协工作情况,积极推动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科协。全力推动重庆高新区成立科协组织,指导重庆高新区成立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协联盟;推动两江新区成立科协组织,筹建工作基本就绪。发动8家单位申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建设项目,重庆高新区科协、重庆大学科协、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协成功申报。开展“三长”带“三会”试点工作,推动全市1031个街道3307名“三长”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作用。
7.中国科协“十大”相关工作卓有成效
牵头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第六章“地方科学技术协会”修订工作。认真开展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和委员候选人推选工作,推出代表26人、委员候选人3名、常务委员候选人1名,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当选中国科协常委。重庆代表团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发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倡议》,在2021年5月30日《重庆日报》头版刊登。筹办在渝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出席并讲话;召开市科协五届十次全会,出台《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科协“十大”精神的决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十大”精神的热潮。
8.重庆市高水平科技社团和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务实推进
贯彻落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制定下发《关于公布支持建设高水平科技社团和高品质科技期刊名单的通知》和《重庆市科协支持高水平科技社团和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经自愿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对外公示等环节,经市科协党组研究,组织评选出重庆市高水平科技社团建设支持对象30家、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支持对象20家,下拨专项经费408万元。召开重庆市推进高水平科技社团和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座谈会。在科协机关办公区域展示“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集群”。《用尽“全”力 追求“高”效》工作案例被市党史学习教育简报采用。
9.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果丰硕
“一书一赛一测评”工作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新增编写《碳达峰碳中和知多少》《科技热词、新词知多少》《反邪教知多少》等3本科普读本,第四届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参与人数超过240万人。成立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重庆市高校反邪教联盟、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重庆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11万余人。新建区县科技馆3座,扩改建1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65个单位,社区科普大学38万余人社区居民受益。组织开展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160余场次,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各类青少年科技赛事参与人数超过40万人。1个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7个区确定为创建单位。
10.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广泛开展
联合市委宣传部等4家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的意见》,提出“八个一”工作举措。成功举办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成立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学会联合体。编印《碳达峰碳中和知多少》并免费向社会赠阅。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讲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科普大学必修课程。在“科普重庆”网站设立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网页,征集优秀视频音频科普作品46件纳入科普重庆资源库,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线上科普知识竞答活动,超过10万人次参与网络答题。
11.科协智库工作开启新篇
支持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学术论坛,在《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支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重庆分院承办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培训班。报送《院士专家建议》《老专家建议》50篇,3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国家级领导批示2篇),保持全国省级科协领先位置。完成《第二次重庆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5项智库成果荣获第七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5项智库成果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优秀理论成果。举办第六届科协改革研讨会,出版《科协治理纵横谈》。成立“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市科协主管智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18个。
12.科协自身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五届市委第六轮巡视整改在评估中被评价为“好”,经济责任审计指出的19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对应中国科协内设机构调整,对市科协机关内设机构名称、职能作出相应调整,将宣传部调整为宣传文化部,将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职能调整到组织人事部,将发挥企事业科协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调整到科学技术创新部,将智库建设、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工作调整到战略发展部,将国际工作部调整为国际合作部。重庆科技馆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200余场次,接待观众超过175万人次。院士服务中心专职服务高端人才、科技服务中心深度服务科协事业发展职能持续强化。大力支持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壮大,经营效益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