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鬓影 跨越百年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衣香鬓影 跨越百年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衣香鬓影 跨越百年
多款清代服饰展品现身重庆
本报记者 关莹洁

    香色缎地绣金龙纹女吉服袍。

    银鎏金垒丝点翠凤纹簪。

    银点翠花卉纹发簪。

    蓝缎地绣金龙纹女袍。

    红绸地如意云纹开光式女袍。

    合香碧玺十八子。

    银鎏金囍字纹点翠发簪。

    本版图片均由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提供

  在清装剧中才能看到的服饰与妆容,在重庆也可以近距离观赏了。近日,“衣香鬓影·清代服饰文化及妆容复原展”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展出。这是该馆自开馆以来主办的首次展览,将免费对外开放至2022年1月16日。展品有吉服、氅衣、钿子等清代服饰、首饰50余件(套),展品精美华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巧手慧心。

  服饰承载的文化功能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在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承载着“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代满汉女性的服饰也是如此。清代满汉女性服饰原本以其民族性为分割点沿袭了各自的传统,各有其显著特征,但到了清晚期,却呈现出满汉服饰文化相互影响、逐渐交融的现象,形成极具东方特色的服饰文化体系,描摹出了我国古代卓越的服饰技艺和美学修养。沉浸其中,能感受到制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技艺的敬畏,以及对细致入微处精心雕琢的匠人精神。

  清代服饰展的两大板块

  该展览分为“清代古董服饰展示”和“清代满汉女性造型展示”两大板块。

  在“清代古董服饰展示”板块,参观者能近距离欣赏到吉服、衬衣、氅衣以及钿子、发簪、朝珠等清代服饰。同时,与其他仅以展品形式呈现的古代服饰展不同的是,该展览还增设了“清代满汉女性造型展示”板块。

  考虑到服饰是古代社会环境中无法剥离整体而存在的文化,单独的展示难以渲染出其魅力的极致性,需与妆容和饰物相互搭配组合。主办方以清代绘画、照片和文字资料为参考,展出了多幅人物照片。这些照片均由真人穿戴上古董服饰复原梳妆出清代的造型拍摄而成。这一板块立体生动地复原出了清代服饰的真实穿戴及梳妆方式,让观者能直观感受到古代服饰的精致华美。

  清代贵族服装较为华美

  清代满族女装有朝服、吉服和便服之分。该展览以吉服和便服为主。

  清代吉服形成于清初,至清早中期成型。其形制为常服的华丽版本,大量使用彩色织绣的喜庆纹样,尤以海水江崖、龙蟒、八团等图案为特色。是清代隆重程度仅次于朝服的正式服装,通常用于吉庆节日期间,婚礼、筵宴等吉礼及重大典礼前后。

  便服则是非正式场合所穿服装的统称,常见类型有衬衣及氅衣。与正装相比没有严格的形制要求,因此可改造性更强。

  除此之外,还有作为中层衣服的衬衣和华丽的氅衣等。  蓝缎地绣金龙纹女袍

  在清代,龙袍不仅皇帝有,皇后、皇太后也有,区别只是纹样有所不同。

  这件蓝缎地绣金龙纹女袍正是清代女性龙袍的常用款,系大襟右衽,马蹄袖,龙纹领,内里为蓝绸平直袖,马蹄袖宽大。蓝色其实也是龙袍的常用底色,袍面绣海水金龙纹,龙身满绕祥云,云间点缀蝙蝠飞翔;下摆江崖海水纹,三山耸立。袍的正反面饰有八条盘金金龙,加上内襟处金龙一共九条。

  香色缎地绣金龙纹女吉服袍

  这件香色缎地绣金龙纹女吉服袍充分体现了清代服饰对质料、款式、颜色、纹样和饰物五大重要组成元素的考究做工,以及当时身着此服主人的高贵身份。袍面绣海水金龙纹,龙身满绕祥云,象征着“福来相伴”。下摆江崖海水纹,三山耸立,以表“山河永固”之意。袍的正反面饰有八条盘金金龙,加上内襟处一条共九条,寓意“九五之尊”。由此可判断,这件吉服袍应为当时身居高位的贵族女性使用。  

  红绸地如意云纹开光式女袍

  这件女袍系大襟右衽,立领直袖,镶如意纹云肩。左右双开裾,开裾处绣有蝴蝶纹样。挽袖及镶边为开光童子嬉戏图,开光也叫开窗,是装饰纹样的构图方式之一。

  精巧的清代女性首饰

  在该展会的首饰类展品中,有30余件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各年间的点翠饰品。

  点翠是中国传统首饰制作的一种工艺,是将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相结合。翠,即翠羽,翠鸟的羽毛。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底座上,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翠羽光泽好,佩戴起来可产生富丽堂皇的感觉。因其造型之盛、工艺之繁而价格高昂,多为清代贵族女性所佩戴。

  但由于制作工艺太过残忍,点翠工艺在清末民初逐渐由烧蓝工艺取代,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场因翠鸟羽毛绝市而关闭。

  本次首饰类展品除了点翠的钿子、簪子(含步摇)等,还有各种朝珠手串,老银饰的护甲、甩戒、手镯、项圈、压襟、耳环,以及“十八子”。

  银点翠花卉纹发簪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作精美,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这款银点翠花卉纹发簪即为装饰簪。

  银鎏金囍字纹点翠发簪

  这件饰品为婚嫁饰品,正中为一个大大的“囍”字纹,囍字下方一只蝴蝶,是爱情的象征。利用花丝制作的叶子栩栩如生,象征对爱情婚姻的美好祝福。

  银鎏金垒丝点翠凤纹簪

  这对凤纹簪造型灵动,犹如两只翩然起舞的凤凰。凤纹是中国的传统纹样之一。凤是吉祥的征兆,祥瑞的感应,历代统治者都将凤喻为皇后,强调其高贵端庄并加以推崇,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传统纹样。

  合香碧玺十八子

  “十八子”就是上百个菩提子品种中挑18种串起来。哪种配哪种没有严格讲究,主要考虑各个籽的个头大小,配起来美观即可。清代多佩戴于衣襟前,作为装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