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让科技之光照亮智慧交通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唐毅:让科技之光照亮智慧交通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

唐毅:让科技之光照亮智慧交通

本报记者 肖咸秋 陆琳玥

    人物介绍

    唐毅,1983年2月出生,籍贯重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高速集团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中青科协会员、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批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已公开发表论文20篇,参编2本著作,获各类专利20项,参与标准起草3项。

    ①唐毅正在进行自研产品推介。

    ②唐毅在全市大数据智能化项目建设研讨会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交通作为城市生存发展、内畅外联的命脉所在,往往被衡量成一个城市繁荣的首要标准。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则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如何让这座城市“血脉畅通”,如何解决城市交通的“痛点”,是重庆高速集团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毅时常思考的问题。

  唐毅长期从事“智慧高速”科研创新与建设应用,在高速公路路域环境动态感知技术、大规模隧道群应急救援联动控制技术、面向出行服务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创新性成果。先后完成交通部重大科技专项“重庆公路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等10余项科研项目,成果在重庆以及其他省市高速公路获得了应用推广,产生综合经济收益上亿元,其中“交通部物联网专项”成果经院士专家评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以跨领域学习为契机 投身于交通建设事业

  时光追溯到2006年,此时的唐毅还是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少年懵懂的他对交通的概念还了解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到一个与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领域相关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自建一套骨干光纤通信系统。这项工作还是很有挑战,因为通常情况下,常规的大型骨干通信系统都是由运营商承建的。”唐毅介绍道。

  由于专业对口,又恰好与项目需求契合,唐毅参与了该项目的课题研究和方案设计。其间他一路跟随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对现场进行查勘、技术的集成应用等。通过这次独特的经历,唐毅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与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交通领域深耕的想法开始萌生。

  2008年,唐毅研究生毕业,此时恰逢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峰期,他放弃了华为的工作机会,来到重庆高速集团,正式投身到交通建设的事业中。出于对交通建设的热爱以及专业追求,在工作两年之后,他考取了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从技术人员到集团科技公司总经理,这条路一走就是13年。

  潜心学习 立志成为专家级人物

  唐毅坦言:“从参加社会工作起,我就立志要成为交通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工作后的唐毅充分利用扎实的学科基础,并在高速公路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和智慧高速的建设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十二五”末至“十三五”期间,唐毅深度参与完成了基于物联网“采集—传输—处理”的重庆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与数字化运营的关键技术体系。据了解,该项目致力于解决重庆市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应用于公路网监管与服务的问题。此项目不仅全面验证了科技重大专项的技术,产品、软件系统、技术标准和方案,还为实现重庆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水平的显著提升,为如何借助物联网信息技术引领公路交通发展积累了经验。

  时光飞逝,如今的唐毅正努力成为数字交通领域的专家级人物。提起每次创新的灵感来源,他将其概括为“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唐毅认为,“研发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更多的是面向公路领域的具体业务需求,服务于公路网的运营管理、服务于大众的出行安全、服务于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一切大数据智能化研发工作必须来源于实际应用场景或需求的触发,需实事求是,而不是自娱自乐。”

  “作为一名交通人,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建’高速公路和‘管’高速公路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是行善积德之举。”唐毅说道。

  科研和管理,齐头并进

  在唐毅心中,科研与管理难分伯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项工作都必须做实,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多年来,他心系科研创新发展,助力市场开拓和把握内控管理。无论工作多繁忙,任务多艰巨,他都要求自己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如何面向新的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如何在公路智能化领域、大数据智能化过程中寻找新的契机,是唐毅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

  经过多番思考,唐毅以注重基础、整合技术、融合发展、注重实效为工作理念,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人才队伍的组织,齐驱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系统运维保障这“三驾马车”。在他的带领下,研发队伍从6人扩大至50余人。他不仅创建了独立研发体系,还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先后组织研发“高速公路运行监测智能化平台”等产品投入全国市场,累积创造收入超5亿元,推动公司被评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创新型企业100强等,获批市国资委首批25家“科改示范企业”之一。不仅如此,随着公司核心技术的深入研发,截至目前,重庆市80%的高速公路软件平台都来自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谈起未来的规划,唐毅向记者介绍道,下一步他与团队将针对重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高、建设投资高、运营养护难度大等特点,从强化高速公路全生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出发,解决对内提升高速路网管理效能、对外提高服务公众出行水平的难题,同时向山区复杂艰险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智慧化管控与服务水平技术研究应用、高速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的数字化建造与应用的两个科研方向进行攻克。

  采访结束时,唐毅表示,作为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的一员,新时期青年学者需开拓视野,了解和学习跨领域知识,同时要整合资源,形成重庆创新驱动整合力,为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贡献出一己之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