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师道初心 践行素养育人科技与教育融合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第08版: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表彰·先进个人篇
上一版 下一版  
牢记师道初心 践行素养育人
科技与教育融合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斌:
科技与教育融合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本报记者 樊洁

    刘斌正在研究教育教学方案。(受访者供图)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益乡小学调研“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时强调:“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如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所大山环抱下的乡村小学从原来的深度贫困乡小学,正向着最美一流乡村小学蜕变。蜕变的背后,是我市教育扶贫的缩影,也是中益乡小学校长刘斌带领全校师生不懈努力的结果。

  48岁的刘斌是土生土长的石柱人,2019年10月,他受命来到中益乡小学校,担任校长一职。从上任第一天开始,他既倍感荣幸,也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

  中益乡小学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村镇之中,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校舍简陋、办学水平低、生源流失等诸多突出问题。刘斌上任后,充分利用上级各部门投入的建设资金,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改建综合楼和宿舍楼2121平方米,新建幼儿园1349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1370平方米,我们还增设了远程式教学设施、科技馆、录播室、书法室、实验室等,孩子们享受到了跟城区学校同样的硬件配套设施。”刘斌告诉记者。

  基础建设得到完善后,如何将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与学校日常工作融合便成为中益乡小学校面临的又一课题。

  任职以来,在县科协,县教委,中益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刘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当好老师们的带头人,深入工作第一线,带领全体教职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指示。在各级科协组织指导下,牢固树立科技与教育互促、共生意识,不断探索“四乐”幸福校园建设、科技素养普及“四融合”模式、“四导四向”促“五有”好少年育人模式,同时,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的宣传、提升和实践。

  “为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和各科学老师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刘斌介绍。长期以来,学校利用集合集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家长会等契机,积极主动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普及、提升宣传工作;利用教师周前会、教研学习等,重点落实教育教学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融合研究,不断探索、总结科学素质提升与学科教学的互补、共生。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益乡小学结合学校地处农村实际,积极争取重庆市科协、县科协支持,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科技巡展”“蜜蜂探秘”等科学素质提升实践活动。重点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科普内容。在全校营造出了“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提升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刘斌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学校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全国乡村温馨校园”。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体育美育浸润计划项目学校”“数学文化实验学校”,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践基地”“小学课程创新基地”, 被石柱县科协确定为“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应用示范学校”。

  “目前,学校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探索科学素质普及、提升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工作模式,为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持续发力。”对于学校未来发展,刘斌有了更加坚定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