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肿瘤防治的“重庆方案”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为学生打开科技世界大门重庆科技馆:建设重庆科普龙头窗口
第07版: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表彰·先进集体篇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肿瘤防治的“重庆方案”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为学生打开科技世界大门
重庆科技馆:建设重庆科普龙头窗口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为学生打开科技世界大门

本报记者 胡倩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学生获得科技创新奖。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以下简称重庆一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重庆市教委首批直属重点中学之一。

  重庆一中一直有开展科技教育的历史传统,早在建校初期的1931年,学校就将科技教育放到了学校课程体系当中很重要的一环。从以航空模型为主的科技活动,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小制作、小设想、小发明、小论文”的“科技四小活动”,重庆一中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实践能力。

  后来,“科技四小活动”被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列为面向全国中小学推广的四种研究性学习模式之一,重庆一中出版的《“研究性学习多样化模式”丛书——重庆一中科技四小活动模式》,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学校“中学科技教育整合实践——基于科技四小活动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荣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于开展科技教育,重庆一中有着扎实的基础。重庆一中有一支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教师队伍,学校技术教研组现有教师21名。近10年来,学校科技教师在赛课中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50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9项。

  重庆一中还有专业配套的教学设施和充足的实验场地,学校修建了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明善科技楼”,建立了100平方米的学生模型制作活动室;建立了两个共达200平方米的机器人实验室,配备了各型机器人60多套。

  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小科学技术协会”,开设了三门重庆市精品选修课程、编写科技类专著5本,校本教材2本。

  此外,重庆一中率先在重庆市将科技课排进了课表;积极开展普及科技制作型、文娱表演型、科普宣传型等形式的日常科技活动;每年定期开办“科技月活动”,这些科技教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充分自由的发展平台和发掘自己潜能的机会。

  在未来,继续把科技教育纳入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仍是重庆一中教育工作的最重要一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