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末全市技能人才达到450万人以上2025年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强市和技能型社会“十四五”时期 培育约100个高水平科创群体
第04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十四五”末全市技能人才达到450万人以上
2025年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强市和技能型社会
“十四五”时期 培育约100个高水平科创群体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出台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意见
“十四五”时期 培育约100个高水平科创群体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李星婷)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100个左右,新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3-5个,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力争让我市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更趋完善,科技创新生态更具活力。

  《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立项建设265个市级重点学科,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建设学科“高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支撑应用学科高质量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促进传统优势学科智能化应用;推动成渝地区“11+11”高校聚焦60余个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学科共建,推动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引领突破。

  《意见》明确,我市将加强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参与、承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批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特色优势明显、梯次衔接互补的实验室体系;实施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计划,新建一批市级创新平台。每三年从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中遴选15-20个具有潜力的创新平台,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进行培育;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一批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高校设立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机构,建设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心)。实施高校创新研究群体(团队)建设计划。每年从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中遴选20个创新研究群体(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力争培育3-5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团队)。

  《意见》还提到,要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科研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可列支由高校缴纳的项目聘用人员社保补助、住房公积金等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