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黄葛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一批研究院的出现,正带动西部小城璧山实现高质量发展。12月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璧山区积极探索以院强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兴产的研究院经济发展路径,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助力重庆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
什么是研究院经济?璧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万容介绍,研究院经济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璧山已建成各类研究院公司30家,集聚科研人员618人,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达到1.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9家研究院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及智能装备、消费品、医疗及大健康、高技术转化六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璧山正重点发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院、成果转移转化类研究院、生成产业集群类研究院以及产品迭代升级类研究院等四类研究院。
其中,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院将着力搭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平台,靶向推动原始创新及成果产业化。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成果转移转化类研究院,则将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生成产业集群类研究院主要是在本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专门聚焦行业“卡脖子”专项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迭代升级类研究院是指企业面向自身产业建立,促使技术、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研究院。
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欧汉东介绍,为深入推动研究院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建立独立法人研究院,璧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研究院经济的实施方案》,从支持研究院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加大固定资产投入,鼓励研究院开展科技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等多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如在支持研究院建立各类创新平台方面,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