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物馆里面的渔船展品。 |
 |
“不辞长作岭南人”展厅。 |
 |
小朋友在临摹展品。 |
 |
安第斯文明特展。 |
 |
三峡纤夫。 |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全景图。
本版图片均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后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珍贵文物抢救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2005年6月1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年均接待海内外观众300万人次。
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35万余件套(单件超28万件),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35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 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常设11个展览,年均推出临展20余个,另有《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演示和《大三峡》环幕电影两大展示亮点。
今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70年来,博物馆不断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现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