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如笔架笔如山风,是看不见的暖流佛手致富路秋日杂记
第15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山如笔架笔如山
风,是看不见的
暖流
佛手致富路
秋日杂记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山如笔架笔如山
——渝川黔交界处笔架山来历趣谈
庞国翔/文图

  全国叫笔架山的地方有很多,都是因山形如笔架而得名。江津境内有一座山也叫笔架山,此山是江津名山,清代《江津县志》上有所记载。现在此山也是江津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江津笔架山位于四屏镇政府之西。事实上四面场集镇就在笔架山东麓。笔架山海拔近1300米,从尖岔溪延伸后分支独立成山。笔架山地势险要,主峰巍峨挺立,两侧各有一山峰相连,中间稍低,状如笔架之凹处。笔架山前坡陡峭,悬崖绝壁之下是村庄集镇。后坡稍有倾斜,行人可从后山即后坡攀登上山。登上山顶,站在山垭处远眺,有心旷神怡和一览众山小之感。贵州的大茅坡、渝黔分水溪灵仙河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若在山下的东南方向远看此山,其山巅似一巨大笔尖。笔尖朝上,天幕为纸,仿佛在书写一篇无语天书。

  此山虽然形如笔架,但在早前并不叫笔架山。当时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因它与附近的狮子山挨在一起,一脉相连,所以人们初叫其狮子山。狮子山之名来源于一是其形状从某一方位看若伏狮,二是传说古代此山有狮虎出没,时有伤人恶事发生。还有人叫它双峰山,一山双峰,形象逼真。

  现在的四屏镇即由原来的四面乡改扩建而成,属大四面山区域。它位于渝川黔三省(市)的交界处,虽是一个偏远边界小镇,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的百姓除了具有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包容勇敢的特点外,还非常重视家庭子女的教育。早在清代,百姓中最好的家庭模式就是“耕读传家”“诗书传家”。在百姓家族谱牒中,所载的家风家训多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当时四面乡就有私塾学馆八家。当地文家、丁家、芦家和孙家在祠堂均办有塾馆,还办起了远近闻名的翰墨园。后来又在街上关爷庙处办义学,接收百姓子弟上学读书。

  从明清时起,四面场(当时叫太平场等)就出秀才、举人和进士等,当地一些家族谱牒多有记载。清代文应海是这里第一个中举的生员。他中举后被分配到重庆府为官,后分拨至京师。清嘉庆年间芦永良也是这里的人,他中进士不久,被朝廷分配到贵州省遵义府。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他衣锦还乡,在四面场办60寿筵,江津、合江、綦江以及贵州省习水县的知县老爷前来祝寿。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影响一时,轰动一方。最有趣的是四面场人孙布云,中举后在江津县衙作县丞,后来告老还乡,回四面场的云板田老家当起“大保”,主政乡事。乡人断讼裁理、借据契约等事宜全找他做主,人称孙大老爷。后来他干脆搬到双凤场执掌书院,留泽乡梓,可谓桃李满乡。以后相继有吴阶崇(吴卫山)、岳来武、丁文达等考取进士、举人和秀才。传说吴阶崇中进士后,从江津县城到柏林场130多华里,迎来接送,鞭炮不断,红彩飘扬,直到其老家四面场的黄桷田。又传说举人岳来武,文武双全,不仅“之乎者也”八股文章做得好,而且拳术超群,力大无比,能单手提举300斤石碓,世人干脆称他为“岳文武”,有文武双全之意。

  有一天,四面场的举人孙布云与丁氏、文氏、芦氏等当地四大家族中的三大家族“当家老爷”来场上的茶馆议事。孙举人说:“我们这地方虽小,但文运昌盛,考取这么多秀才、举人和进士,全得益于场后山如笔架之形之势,是一处宝地……”孙举人呷了一口茶后接着说:“大伙看看,这两山的山巅,尖尖的,又真像两支如椽大笔的笔尖,在蓝天上拖着白云书写大江大河般的大字……”

  经孙举人这么一说,大家才认真去想这个问题,才认真去看这山。不看不知道,一看真还是山如笔架笔如山,惟妙惟肖。于是,笔架山之名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此,人们叫它笔架山。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