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走在路上会发现有很多树木的躯干都被涂上了白色。
这种“涂料”是园林工人自制的杀虫杀菌药剂,用水、生石灰、硫黄粉等原料熬煮而成。入冬之前,园林工人将这种药剂刷在从地面1~1.5米高的一段树干上,称之为“涂白”。涂白是冬季绿化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有四种作用。
第一,防治病虫害危害。随着天气转冷,许多病菌和虫卵在树皮缝隙过冬,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会危害树木。涂白就是针对病、虫传播的薄弱环节进行防治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显著减少下一年病虫害发生。
第二,保暖作用。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地方,把树干涂白相当于涂了一层保护层,可以起到防冻害的作用。
第三,防止“日灼”现象。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树干和大枝的向阳面受阳光直射,温度升高,使树体细胞呈活跃状态,而到夜间温度又迅速下降,使树皮组织来不及适应以致遭受冻害,发生所谓的“日灼”现象。尤其是树干粗、颜色深、组织韧性又比较差的树木,更容易受冻。涂白后的树干可以反射40%~70%太阳光,减少树干的昼夜温差,从而预防冻害的发生。
第四,美观作用。在树木躯干上都刷上一层白色的“涂料”,看上去整齐划一,非常美观,给冬天的城市也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还有很多城市会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不仅会涂白,还会给树木的躯干绑上一圈亚麻的绳子,其目的也是给树木保暖。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