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向观众介绍比赛规则。 |
 |
选手科普辐射的相关知识。 |
 |
观众热情参与互动环节。 |
 |
选手们进行必答题作答。 |
 |
选手向观众科普高效杀蟑螂的方法。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李彦霏 摄 |
●经过复赛4场激烈角逐,沙坪坝区代表队、渝北区代表队、巴南区代表队、长寿区代表队、南川区代表队、大足区代表队、璧山区代表队、忠县代表队8支代表队晋级总决赛。
●网络赛从今年3月开始至今,累计参与网络竞答活动的市民超140万人次,最终北碚区拔得头筹,将组队参加总决赛。
唇枪舌剑话科普,你争我夺拼晋级。
今年3月以来,以“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质”为主题,由市科协、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组织的第四届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在巴渝大地掀起一次又一次热潮。
从3月底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全市40个区县(含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协,按照市科协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自行组织遴选优秀选手,完成参赛队伍组建工作。
从10月11日开始至10月26日结束,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复赛先后在忠县赛场、石柱县赛场、璧山区赛场、大渡口区赛场举行。
“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已成为我市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一项科普品牌活动,不仅影响范围大、受众面广,而且效果好、受欢迎。”广大市民如是评价。大赛的社会影响力、群众参与率不断提升,为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作为
科普工作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举办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是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激发全民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利于促进区县科协抓好以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突破口的各项科普工作的落实。”市科协有关负责人指出。
为此,今年初,市科协职能部门开始筹划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明确今年大赛主题、大赛时间、参赛对象、选题内容、赛事安排、奖项设置等具体事宜。
3月22日,市科协下发《关于举办第四届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的通知》。要求各区县科协和大赛组委会要提高政治站位,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充分动员,加强组织,高质量完成区县选拔赛和网络赛,选拔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复赛。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今年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分为现场赛和网络赛两大板块。现场赛又分为区县选拔赛、复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区县选拔赛由各区县自行组织,选拔确定4名参加复赛的选手;复赛由全市40支区县代表队分为4个赛场分别进行复赛,每个赛场2支队伍晋级参加总决赛;总决赛分为晋级赛、挑战赛、冠军赛三个阶段进行。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强调,今年大赛题库做了很大调整,结合建党100周年、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丰富了题库,呈现出关于科学家精神和共和国元勋科学家以及重庆本地优秀科学家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科协明确将本次大赛的组织情况、公众参与度、社会影响力等纳入科协系统年度工作考核,并积极推动纳入全市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作为各区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复赛4个赛场比赛竞争激烈
“在复赛中,要想成功晋级总决赛,除选手认真备赛、有扎实广泛的知识面外,心理素质、临场发挥、选手配合也非常重要。”担任复赛的专家评委、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林长春说。
大赛专家评委、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重庆市卫生系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杨小伶介绍,从今年复赛4个赛场来看,无论是必答题、抢答题,还是晋级赛的快问快答,40支代表队表现都很出色,选手总体发挥正常。160名选手准备充分,精神振奋,拼搏意识强,配合协作好。每支队伍都有争第一的强烈愿望,虽然最终多
数代表队没能晋级总决赛,但他们积极进取、勇争第一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提倡。
“科普知识应当通俗易懂,用简单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演示,让大家明白一个科学道理或科学原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专家评委、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敢新说。
“抢答题最关键的是反应要快,在主持人念完题目后,第一反应是对给出的题目准确判断,如果会,要迅速按下抢答器。”江北区代表队选手说。抢答题比的不仅是反应速度、掌握的知识面,还比的是回答抢答题的技巧。同时,抢答题环节还增加了比赛的悬念,为不少队伍提供了“逆袭”的机会。
公民科学素质大赛设置的“科学听我说”展演环节明确要求,在3分钟内,参赛选手选择一个科普题目,对前沿科技热点或生活科学常识进行简明生动的科学解析。这不仅考验选手的选题水平,对演讲能力也是一个考验。
10月11日,在忠县赛场复赛现场,忠县科协代表队选手李秀华以《品诗歌百态 说气象万千》为题,用我国历代诗歌来阐述气象知识,赢得了阵阵掌声。
10月14日,在石柱县赛场复赛现场,来自武隆区代表队的选手王维维,以《别低头脖子会掉》为题,用身边的例子告诉人们,长期低头会影响健康,受到观众好评。
10月19日,在璧山区赛场复赛现场,永川区代表队选手彭琳以《石油,你真的了解吗?》为题,科普了石油鲜为人知的一面。
10月26日,在大渡口区赛场复赛现场,北碚区代表队王益萱以《疫苗知多少》为题,给大家科普了当前高度关注的疫苗知识。
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影响力日益增强
“我已连续四年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比赛实况。大赛每年都有新特点新亮点,选手年年都有新面孔,他们精彩的展演、敢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敬佩。”网名“巴实”的观众留言。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观看大赛网络直播的网民屡创新高。仅今年4场复赛网上观看人数累计达70万余人次,创历年新高。
在复赛4场网络直播平台上,观看直播的网民纷纷在留言区留言,有的为选手加油鼓劲,有的对现场比赛进行点评,有的对大赛提出建议。网名“TTK”留言:“科普惠民,利国利民。”网名“温柔一刀”留言:“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大学、镇街科协和学校,发动市民参与网络答题,不仅扩大了科普宣传面,也增加了参与答题的人数。”北碚区科协负责人说。
在忠县赛场,来自忠县忠州街道的李阿姨说:“看了刚才的比赛,受益匪浅,不仅看到了选手们较宽的知识面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还从中学到了许多平时不了解的科普知识。”
作为为本次大赛观众互动环节提供参考题目和精美礼品的重庆小雨点公司负责人表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的形式和内容非常接地气,对于传播科学理念、宣传科学知识、引导市民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科普问题,很有帮助。
我市已连续举办4届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每届结合当年科普重点确定一个主题,以扩大影响和提高科普效果。全体参赛选手在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同时,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担当科普宣传志愿者,为我市科普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科协有关负责人强调,在即将举行的总决赛中,希望相关单位精心安排、认真组织,专家评委公平公正评判,参赛选手沉着应答、高水平发挥,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