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 STEAM 科创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本报见习记者 魏星 摄 |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魏星)10 月 15 日上午,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STEAM 科创大赛启动仪式在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举行。
南岸区政府、市科协、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师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重庆市科技融合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睫主持。
据南岸区政府相关领导介绍,重庆市青少年 STEAM 科创大赛不仅为学校检验科创教育发展成果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更为推动科创教育的实践和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教师团队的培养、科创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契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未来五年,南岸区教育将聚焦“高质量”和“优质均衡”两个关键点,以“智慧+”“绿色+”为核心,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改革创新。
本次大赛以“智创未来”为主题,“智”是智慧、智能、智造,“创”即创造,“未来”,是指教育现代化目标全面实现的2035年。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表示,STEAM不仅仅是赛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要将STEAM教育理念与更多教育思想、教育实践融合并做出尝试。
市科协代表对启动仪式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大赛全面升级,打破常规赛体系,集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为一体,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他还鼓励青少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并持之以恒追求科学梦想、探索科学奥秘。
针对STEAM教育的理解,记者采访了城口县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理事、城口县庙坝一小德育主任赵娜。她表示,“STEAM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融合到学校的发展中去。”目前,庙坝一小通过社团等各种特色课程积极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以更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想象、探究合作的能力。赵娜希望STEAM教育相关培训能更多惠及到城口等区县,加大对当地师资的培训力度。
据介绍,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 STEAM 科创大赛将面向全市中小学学生、教师。学生根据学段分为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参加智能硬件科创赛(包含“智享生活”“智能驾驶”“创意天梯”三大专项赛)、创意编程赛;教师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大组别,参加科创教育优质课比赛、科创教育优秀论文比赛。参赛学生需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应用、无人驾驶小车、3D技术、中文编程软件等完成作品制作及相关任务,教师则需通过微课视频、教学设计、论文、赛课等形式完成比赛。此前,组委会已组织专业团队到万州、江北、南岸、北碚、长寿、潼南、垫江、酉阳等21个区县进行赛前培训,为各区县选手做好赛前指导工作,此项工作将持续到11月初。截至目前,已有近2万人报名参赛。
启动仪式后,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宋乃庆以“‘双减’政策下我国 STEAM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为主题作报告。他对STEAM 教育是什么、国内外STEAM 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双减政策下如何推进中小学STEAM 教育发展等问题作了重要阐释。他表示,双减政策下,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各教育机构应形成一股合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性人才。
重庆市青少年STEAM科创大赛作为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常态工作,于2018年启动首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大赛为我市广大青少年和一线科技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旨在选拔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助力科技强国战略及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据悉,本次大赛为期4个月,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团市委、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市教育学会、市科技融合教育学会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