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拥抱奋斗!”
第09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上一版 下一版  
“拒绝躺平,拥抱奋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躺平,拥抱奋斗!”

  (上接08版)

  话职业操守

  安云飞:“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好医生?”

  杨锡强:“坚守职业底线,全心全意做好分内事,就是好医生。”

  “在您看来,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好医生?”安云飞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杨锡强对好医生的理解非常“简单粗暴”:“心思花在病人身上,否则不配穿上白大褂。”

  他说,不能苛求医生都成为雷锋、白求恩一样的人,但每个医生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那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坚守职业底线,全心全意做好分内事,就是好医生。如果额外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更多的心血在患者身上,那就是非常好的医生。”

  “现在有个说法,‘宁治十大人,不看一小孩’,儿科医生好像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您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怎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呢?”安云飞接着问。

  “首先,一定要记住,儿科是国家和人民需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次,作为党员,模范带头是必须的,但不是只动动嘴皮子,而要身体力行。”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杨锡强就把伟大建党精神牢牢地镌刻在脑海中,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他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每个字都重如千斤,每个字都是他奋斗的方向。

  在杨锡强看来,无论是医生,还是党员,都要时刻把“以人民为中心”融进血脉里。“当一个医生肯为患者流眼泪时,他才真正了解到这个职业的神圣。给予患者关爱,对患者负责,向患者学习,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期望。”说着,杨锡强拍拍安云飞肩膀,安云飞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话的最后,安云飞向自己的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

  杨锡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带研究生,数十年来一直秉承“有教无类,为国育才,真传精导,德艺双修”的宗旨,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由学生们组建的,名为“杨家将”的微信群,人数已经达到80多人。

  他们一定能像老师杨锡强一样,成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身上有热血,信念里有希望的中国好医生。

  初心>>>

  杨锡强:

  我名字中的强字来源于对国富民强的渴望

  “敌人的飞机就在头顶盘旋。”回忆起为何选择从医,83岁的杨锡强说了这样一句话。

  1938年,杨锡强出生于重庆,他的父亲是著名金融家、民族资本家杨粲三。当时,中国正遭受日寇侵略,重庆正遭受日机的狂轰滥炸。怀揣对民族自强、国富民强的渴望,杨粲三给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在名中取了一个强字。

  “我希望参军保卫国家。”年少时的杨锡强一直怀着从军卫国梦,直到参军体检,因个人身体情况不适才不得不放弃。

  1956年,杨锡强从重庆日报上得知,上海医学院西迁重庆,市政府将办公大楼腾出给学校使用,对此他深受感动。除此之外,上海医学院儿科系的实力又在全国都算“数一数二”,杨锡强遂决定报考重医儿科系,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

  念到大三时,杨锡强开始随老师下乡巡回看病。下乡巡回看病首站,是在酉阳。在那里,杨锡强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

  那时候,尽管因为重医师生的到来,不少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得以挽救,但因为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杨锡强真实感受到了面对生命离去时的无助。

  “当时有一位妇女患有肺部疾病,我明知她需要吸氧,却没有设备、没有氧气瓶。”杨锡强回忆,他只能紧紧拉着那位患者的手,感受到她逐渐消逝的生机。

  那一幕,杨锡强永生难忘。

  回校以后,他奋发学习,立志挽救更多生命。1961年,杨锡强作为重医儿科系首批优秀毕业生,留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工作。

  1985年,48岁的杨锡强获得了前往美国进修的机会。

  杨锡强出国进修选择了急诊和免疫两个专业。选择急诊是因为小儿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快速而准确的判断;选择免疫则是由于过去20多年的从医经验,让杨锡强意识到儿科很多病症的发病机制归根结底还是免疫出了问题。

  40多年前的中美差距是巨大的。“两个国家的实验室设备,甚至做实验的方式都有天壤之别。”尽管美国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友好,出国后杨锡强也收到在海外亲友汇来的父亲遗产,但他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

  1987年,谢绝美国导师的挽留,杨锡强回国,主持创建了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免疫实验室。

  学成归国的杨锡强希望能把国际最先进的儿科免疫学理念带回中国,但起步并不顺利。

  虽然杨锡强申报的关于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研究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获得批准,但评审专家组建议他不要搞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而是改攻发病率更高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这是因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的前提是靠基因检测进行明确诊断,但当时国内要完成基因诊断还非常困难。

  杨锡强克服重重困难,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研究上奋力深耕,最终成为了国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研究的领创人,推动了我国儿童免疫学的发展。但他格外谦逊:“我只是起到了一个孵化孕育的作用,是我的学生们真正走上了这条路,推动这个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退休后,杨锡强每年捐出部分个人收入,在重庆医科大学设立了杨锡强奖学金,以激励年度优秀儿科学院毕业研究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传承>>>

  安云飞:

  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为更多患儿解除病痛

  与杨老一样,安云飞选择重医儿科系,同样是“慕名而来”。

  由于在学习中逐渐真实体会到儿科医生的辛苦,安云飞不少同学在读研、读博期间转了专业,但他没有,“我喜欢孩子,愿意和孩子打交道”。

  安云飞29岁正式入院工作,一开始只觉得忙碌,直到在学术和医术上逐渐进步,可以独立治愈病人,才开始有了成就感。

  儿科医生到底忙到什么程度呢?安云飞回忆,有一年春节,他在新生儿科值班,管了30多张床,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他与另一名同事不停在病房穿梭,相互打了不知多少次照面,却没来得及有一个字的对话交流。“到晚上下班时,人的精神都有些恍惚。”

  儿童医院总是充斥着孩子的哭闹声。从业十多年后,听到这些此起彼伏的哭声,安云飞的心情早已不再觉得烦躁:“一开始可能会觉得烦躁,但孩子哭就是在展现病情,现在听到孩子哭得响亮,我反而会静下心来思考,尽快找出问题。”

  坐门诊的时间久了,安云飞通过家长们的反应也能判断出一些情况,并经常主动地帮助患儿的家庭解决困难。

  “比如有的家长,我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但对一些明显对孩子病情有帮助的检查和治疗,他们却拒绝了。”安云飞说,这个时候,多半就是这个家庭的经济出了问题。他会把家长带到办公室,私下询问情况,然后帮患儿家庭申请救助资金。

  到儿童医院看病、特别是需要到安云飞所擅长的免疫疾病科室看病的患儿,多半已经辗转了几个科室甚至多家医院。“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多替他们考虑。”安云飞认为,“某种情况下,是患者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好医生”。

  杨锡强给安云飞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杨老永远是上进的,他一直把患者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长远的发展和集体的利益。”安云飞说,杨老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他努力进取,根治更多疾病,为更多患儿解除病痛。

  (本组稿件由重庆日报记者周尤、颜若雯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