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科学“新处方” 保障桥梁更安全
第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上一版 下一版  
开出科学“新处方” 保障桥梁更安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出科学“新处方” 保障桥梁更安全

    周建庭

    杨俊

  (上接04版)

  话教书育人

  周建庭:作为科研工作者,品德要好能力要强,还要耐得住寂寞

  杨俊:招研究生先看品行,再看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周老师,节日快乐!”9月10日下午,正当师徒二人交谈的时候,一群年轻人上门拜访,走在前面的女生,手里还捧着一束鲜花。

  这是刚入学的研究生。在青年学子们心中,周建庭为人师表,学术造诣深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受人尊敬。

  “周老师,你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你觉得应该具备什么素养?”杨俊向老师请教。

  周建庭告诉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品德要好,专业知识要扎实,综合能力要强,还要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另外,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也很重要。”

  事实上,为帮助年轻人成长,周建庭除了自己立身示范,还给予年轻人悉心指导,帮助他们早日成材。

  周建庭除了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平常,面对数百页的博士论文,他都是逐字逐句修改,包括里面的公式、标点、句子、序号等,都看得十分仔细。

  “你是一名党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道德修养,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要带好头。”周建庭提醒杨俊。

  如今,已开始带硕士研究生的杨俊,也传承了导师身上的很多优点——选学生,先看品行,再看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

  在课堂上,杨俊将家国情怀融入教案,引导学生勤奋钻研,不慕虚名,不计名利,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矢志报国、建功立业。

  初心>>>

  周建庭:

  挽救一座危桥 方便数万群众出行

  “周博士,县里的一座拱桥,发生了变形,请帮帮我们。”

  2005年10月初,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几位县领导来到重庆交通大学,向周建庭求助,神情焦急。

  这桥叫秧田沟大桥,位于巴中至平昌主干线上,是一座主跨70米的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因为桥梁主拱轴线严重变形,国内一家权威桥梁检测机构将其“判了死刑”,建议拆了重建。

  当时,桥已封了一个多月,当地数万群众出行受阻。如果拆了重建,恢复交通的时间很长,而且还会造成6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尽管2003年,周建庭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钢筋混凝土套箍封闭主拱圈加固拱桥技术”,并构建了相应的加固理论和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在很多桥梁上得到应用,但在去平昌的路上,县领导还是放心不下。

  “我们现场看看再说。”

  周建庭和团队成员心里也没底,“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拆。但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无论对当地党委、政府,还是群众而言。”

  如果采取“保守疗法”,一旦桥梁发生意外,安全压力就转到周建庭和团队一帮人身上了。周建庭认为,拆还是“治”,必须按照科学依据来,必须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

  这是一个需要担当和勇气的决定。

  到了现场,周建庭带领团队为桥梁开展全方位的检测。大家吃住在工地,连续5天5夜计算、分析,提出了5项综合加固整治技术。

  “病重”的石拱桥有救了。

  经过半年多的加固施工,大桥顺利竣工通车。经检测,加固后的大桥完全能满足荷载营运要求,且许多承载力指标优于新建桥梁。而加固费用,只花费了80余万元,仅占新建费用的13%。

  近三十年来,周建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15个省市4000多座桥梁的诊断与加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国内桥梁管养的科技革新,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科技助力桥梁事业,保障畅通,更好地服务人民、报效国家。”1991年6月,上大二的周建庭光荣入党。虽然三十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当年入党时的初心。

  传承>>>

  杨俊:

  在工地上写出第一篇国际学术论文

  在导师黄尚廉院士的指导下,周建庭20多岁就在桥梁界崭露头角,27岁被评为副教授。而杨俊也努力向导师周建庭看齐,刻苦钻研,29岁被破格评为副教授。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用在师徒二人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杨俊本科毕业时,以重庆交通大学茅以升桥梁专业第一的综合成绩,被保送硕士研究生,师从周建庭教授。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能力突出,研二时,他又获得直接读博士资格。

  2014年7月,周建庭教授课题组承担杭瑞高速云南芒市段特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技术任务,需要一个现场的技术负责人,正在读研究生的杨俊主动请缨,申请到工地现场。

  杨俊自小在沿海长大,一下子来到山高沟深的工地,开始还有点不习惯。

  更艰苦的考验还在于芒市山区一带的气候——早上像春天;中午像夏天;下午像秋天;到了晚上,只有几度,就像冬天了。一天中,温差高达二三十摄氏度。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活动板房里,滋味都难受。

  暴雨季节也不断刷新他对山区气候的认知。一下暴雨,就是几天,路上泥泞不堪,门都出不了。没法采购,顿顿吃方便面。喝的水是浑的,洗澡水里面混杂了大量泥沙……

  这样的日子,杨俊一待就是13个月。

  在艰苦的环境中,杨俊一直在钻研。他发现,桥梁在进行悬臂施工时,如果不考虑温差因素,会出现桥面无法合龙或者合龙后桥面不平顺问题。

  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在周建庭的指导下,经过多次理论分析,杨俊在工地上写出了第一篇关于桥梁温度应力修正的国际学术论文。

  不但如此,泥石流将巨石冲入山谷的场景,也激发了他的灵感。为此,他在工地上撰写了一篇桥墩升降式防护装置的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这套装置,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自动上下,对桥墩进行防撞保护。

  大桥顺利合龙后,杨俊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并给导师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心得。

  “很好!”周建庭的回复虽然简短,但却是对学生最大的褒奖。

  “修桥很辛苦。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以自己的不方便,换取人民群众的方便。”在杨俊看来,生逢伟大时代,党员应该有更大的担当,传承老一辈党员的优良传统,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组稿件由重庆日报记者陈国栋、实习生王晓红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