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致力正在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
人物名片>>>
张致力,1965年生,现任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稻的品种资源、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示范推广等一线科研科普工作,先后主持、主研多项科技项目,获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为重庆市水稻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品种资源、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示范推广都是在田间做学问,只有脚上踩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院长张致力来说,一个“米”字,他已经书写了快40年。四季变换,日夜更迭,他扎根田间,在培育和推广水稻的道路上,不知疲惫和清苦地奔跑着。
1965年3月,张致力出生于重庆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民的不易,理解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从小他就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将来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农民。1984年8月,毕业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学专业的张致力,被分配到四川省涪陵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现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工作,开启了自己的农业科研之路。
做农业科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来,张致力时常头顶烈日,脚踩泥巴,用脚一步步丈量育种田地,用心做试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农田里度过。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始终是重大战略问题,良种创新具有极大的科技贡献率,作物育种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肩负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收等重大使命。”张致力表示,只有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使我国在迈向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奋力冲刺。
科研道路虽然艰辛,但张致力从不轻言放弃,他带领团队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破解水稻育种难题:2009年4月,科研成果“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获四川省政府“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4月,科研成果“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3年4月,科研成果“籼粳型新质源水稻恢复系万恢88的创制及其系列组合推广应用”,获农业部颁发的“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016年7月,科研成果“优质抗病丰产杂交水稻陵优2号选育与应用”,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育成的19个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审定,主研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累计推广应用 4000余万亩,新增产值15亿元,张致力为重庆水稻品种改良和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科研工作,近年来,张致力还大力开展农业科普活动。2020年,他主持成立了主营农业科普教育的重庆绿满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开展融科研科普实践于一体、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活动。自2021年正式运营以来,已独立开展科普、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30余场次,接待中小学生等5600多人,助力青少年农业科学素养提升。
“我们科普活动以自然为师,将课堂搬到室外、搬进自然,顺应孩子们的天性。无土栽培、水稻移栽、植物拓印……农场的每片土地,都能成为上课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农业科普活动,让学生走近农业,学习科学,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做一个既有科学理念又有劳动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张致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