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次为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授“开班第一课”,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百年大计的念兹在兹、对年轻干部的殷殷嘱托、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深刻理解、认真把握、努力践行好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是年轻党员干部的必答之题、必要之责。
从中锚定奋进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5次讲话前后相继、一以贯之。在今年的“课”上,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用6对词48个字,系统凝炼了年轻干部的必备品质和核心素养。其中,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体现的是政治追求,要求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注重实际、实事求是体现的是品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秉持科学的人生态度,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体现的是价值追求,要求党员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扑下身子大胆干事、勇于担事;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体现的是精神追求,要求党员干部“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严守规矩、不逾底线体现的是意志追求,要求党员干部保持敬畏心,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学苦练、增强本领体现的是能力追求,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做到既有担当的宽肩膀,又有成事的真本领。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抓住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和实践路径,标定了年轻干部修炼内功、提升修养的努力维度,是必须牢牢把握的“国之大者”。
从中掌握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系列要求,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读来让人豁然开朗。比如,总书记透彻分析了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担当和作为、修身和律己、公心与私心、正气与俗气、学书本与重实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了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的娴熟运用,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又如,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等等,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如,总书记鲜明指出,形成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体现了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再如,总书记鲜明指出,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这些思维方法,为我们指导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我们要深入细致理解把握,既知其关键,更得其要领。
从中汲取实践力量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当前,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年轻干部理应不辱使命、起而行之,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国有我、勇挑重担的强劲动力和实际行动。要在新的时代大考中,奋力交出“绝对忠诚卷”,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用坚定信念来引领大格局、大境界、大情怀,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奋力交出“能力提升卷”,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努力在干中学、学中干,向书本学理论、向实践学真知、向群众学经验,使自己的能力与担负的岗位职责相匹配;奋力交出“实干奋斗卷”,坚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