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3问别让下一代早早成了“小眼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公办校名义招生图片新闻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3问
别让下一代早早成了“小眼镜”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公办校名义招生
图片新闻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3问

  教材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教材建设是推进立德树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是最根本的铸魂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增强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对此,2021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针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什么、如何进、怎么教”进行了回答。

  1 进什么

  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重大主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概念、理论较为抽象,由于大中小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有限,不能简单照抄文件或贴标签,要优化转化。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表示,“进什么”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体系化凝练,明确学习内容范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关键课程,集中系统讲授;哲学社会科学是主干课程,分专题讲授;理工农医等其他课程有机融入相关内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小学侧重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初中侧重政治觉悟提高和品德锤炼,高中侧重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国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对政治、国土、军事等12个领域安全及太空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提出了学习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语文以古诗词、民间故事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中华人文精神、荣辱观念;道德与法治以相关格言、人物、故事等为主要载体,弘扬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体育与健康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武术等为主要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等等。

  2 如何进

  落实文件要求外还应增质、严审

  课程教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教材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但是它的整体设计不够、系统性不强,存在碎片化倾向。要充分发挥好课程教材的作用,除按照文件相关规定抓好落实外,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表示还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专业指导。要组织相关专家团队、专家组,对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全程进行指导,包括做好专业的宣传解读,对一些重要问题、难点问题及时进行专业指导。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进课程教材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课标专家、教材编写专家都要认真学习好相关文件。我们也要组织专题培训,帮助专家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更好地把重大主题教育要求全面、有机落实到课程教材中。

  三是认真审核把关。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效果如何,还要加强审核把关。对此,我们强调教材凡编必审、凡用必审。通过审核把关,对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程度、呈现方式等进行科学研判,保证融入的科学性、专业性,为提升育人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3 怎么教

  结合学科特点、学段特点 强化实用性

  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各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确保进课程教材的思想内容可认知、可理解,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