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特种玻璃纤维 攻克多项瓶颈问题研发三维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工艺水平
第04版: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
上一版 下一版  
开发特种玻璃纤维 攻克多项瓶颈问题
研发三维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工艺水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昭焕:
研发三维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工艺水平

重庆科技报见习记者 胡倩

    唐昭焕(左二)和团队成员研究图纸。(受访者供图)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开拓了三维集成技术这个新的技术方向。”近日,记者来到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UMEC公司),采访了该公司微系统中心项目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唐昭焕。

  唐昭焕介绍,三维集成技术是实现不同材料、不同工艺节点、不同功能芯片一体化集成技术。该技术使集成电路芯片在三维空间上的集成成为现实,可以大幅降低芯片功耗、减小互连延时、提高数据传输带宽,为实现复杂功能的3D-SoC(三维系统级芯片)提供了可能。

  唐昭焕与三维集成技术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006年,唐昭焕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作,负责带领团队开展硅基半导体材料、器件及工艺的前沿和基础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创新研发能力,2018年8月,唐昭焕来到CUMEC公司,专攻三维集成技术研发。

  唐昭焕说,公司刚成立时,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公司没有办公场地和厂房、没有相应研发设备和足够的技术人员;二是公司当时的三维集成技术基础为零,研发人员只有他一人。

  “什么是三维集成技术?这种技术需要什么设备来支撑研发?设备的功能、性能、型号、厂家有哪些?如何采购……三年来,我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唐昭焕说,公司度过了艰难的初创阶段,2020年11月,他的技术团队发展到8人。从第一个三维集成晶圆投片开始,到第一批2.5D硅转接板晶圆下线,他们仅用5个月时间就串通了整个三维集成工艺。经工艺与电学特性测试,这批板晶圆取得了2项国际先进、3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

  今年6月,唐昭焕团队面向社会发布了一套三维集成工艺PDK。“PDK是Process Design Kit的简称,也叫做工艺设计工具包,是面向集成电路或微系统集成特定工艺的设计包,它能够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产能和效率。”唐昭焕介绍,这套PDK工艺,既可实现3D-SiP或3D-SoC芯片的三维集成制造,又可实现高速信号传输硅转接板集成封装,达到国际主流工艺水平。

  “未来,团队还将聚焦论证三维集成工艺能否实现光与电的融合。”唐昭焕说,如果这一技术得以实现,将可应用在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新兴领域,为经济发展赋能,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捷。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