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科学铸魂,场景赋能”首届场景大会,面向全球首次发布《2021年度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应用场景清单》,30个场景项目全面覆盖重庆高新区及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江津区、璧山区5个行政区。
这30个场景项目整体规划和布局是怎样的?所涉及到的5个行政区在未来产业规划上如何差异化定位?
2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和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徐秀霞,就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和应用场景的具体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重庆日报: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于今年5月获正式授牌,请问科学城目前的主要建设情况和推进工作有哪些?
肖庆华:感谢大家对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关心。今年5月1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获国家授牌,这标志着科学城建设步入新阶段。当前,科学城已具备较好的建设基础。
在“一核五区”多方共同努力下,科学城建设已初具成效。
在科技创新方面,正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室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突破;签约高校院所参与科学城建设项目27个,已投用5个(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一期、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非常规油气开发研发创新中心、易智网科学城中心);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在城市建设方面,科学大道等功能性设施加速建设,科学城隧道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巴蜀科学城中学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置加快推进。
在产业发展方面,引进平安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135个,总投资1689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5家;全面推进9大产业链链长制;高标准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载体;外贸进出口绝对额占全市比重45.3%。
在营商环境方面,围绕人才、创新、产业、金融出台并发布四个“金凤凰”10条政策;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评合一”环评审批改革,首发“车用综合能源站经营许可证”“一码通行”营业执照;在全市率先推行“交地即领证”“交房即交证”“一业一证”等改革。
重庆日报:本次西部(重庆)科学城首批场景清单全面覆盖了重庆高新区及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江津区、璧山区5个行政区的多个重大建设项目,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肖庆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庆高新区与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江津、璧山5个片区协同联动。
当前,科学城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拥有一批交通基建、产业发展、民生配套重点工程,这些工程既是项目又是机会,更是科学城吸引创新企业、培育新兴产业的独特场景。
此次科学城首批场景清单共推出30个场景项目,其中,重庆高新区11个、沙坪坝片区5个、九龙坡片区4个、北碚片区3个、江津片区3个、璧山片区4个。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场景吸引科学家、创业者的前沿技术、创意成果、创新产品率先在科学城落地。
重庆日报:产业跨界融合是在首批场景清单中场景项目最多的类别。请问科学城所涉及到的5个行政区在未来产业规划上如何差异化布局?
徐秀霞: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按照“整体统筹、区域聚焦、错位布局、协作联动”思路,建立“核心区研发、各片区转化”产业协作模式,科学城核心区依托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建设,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各片区承接核心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重庆高新区作为科学城核心区,将致力于打造成为集聚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引擎、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未来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药、软件信息、数字文创等领域。
其中,沙坪坝片区将依托青凤高科产业园、重庆国际物流枢纽突出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造高地、高端智能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器械、科技研发等领域。
九龙坡片区将依托西彭工业园等载体,打造中国轻量化材料应用示范之都、中国西部氢谷,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文创等领域。
北碚片区将依托重庆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温泉谷两山生态文旅产业园等载体,建设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高地、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医养键服务、科技研发等领域。
江津片区将依托德感工业园、双福工业园等载体,打造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先行区、消费品工业创新生态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等领域。
璧山片区将依托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弗迪锂电池、璧山中医药学院等优势载体,突出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创新高地、光电显示特色产业基地、航空门户枢纽,重点发展光电显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中医药、医养键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