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日前,由国网重庆电科院自主研发的“纳电赋能线路天眼”——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输电线路绿色供能监测装置,成功在铜梁110千伏天云线输电线路10处挂网稳定运行,实现了输电线路温度、弧垂、振动参数的自供能监测,相关功能性测试顺利通过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认证。
据介绍,重庆电科院研发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主要是利用两种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的材料,在相互接触时形成电流。该装置发电机尺寸仅为拇指大小,即便在人感觉不到的微风振动(200微米振幅)的情况下,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可达200微瓦,完全能够满足输电线路监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