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电 一项新研究称,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极地区“意外”发现的100多块恐龙幼崽骨骼和牙齿表明,大约7000万年前,曾有恐龙幼崽在这片严寒地区蹒跚学步。
研究人员说,在如此寒冷之地发现史前繁衍地的证据令人惊讶。研究人员说,即使在温暖的白垩纪(1.45亿至6600万年前),阿拉斯加的月平均气温也仅为约6℃,在一年中的约4个月时间内,这些恐龙要一直生活在黑暗中,还要应对降雪天气。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戈里·埃里克森说,发现化石的阿拉斯加北部王子溪地层是“恐龙曾经生活的最北端”。他说,“我认为它们不可能生活在更靠北的地方”,因为现在被称为阿拉斯加的这片区域在当时比现在更靠近北极。
在分析了这些幼崽的牙齿和骨头后,研究团队确定,这些遗骸属于7种不同的恐龙。埃里克森说,恐龙很可能整年都生活在这个寒冷地区,因为幼崽太小,无法在孵化后不久就进行一年一度的迁徙。他还说,如果这些小恐龙及其父母全年都生活在阿拉斯加,那么它们很可能是温血或者说恒温的——即使气温下降,这一特征也使它们能够保持活跃。
埃里克森说,上世纪50年代石油工人在那儿发现恐龙骨头后,研究人员知道,恐龙曾生活在极地。随后数十年中,阿拉斯加大学北方博物馆的科学家们在该州发现了极小的恐龙幼崽的遗骸。
埃里克森说,当时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冬季可能是最难熬的,尤其对草食性动物来说,因为它们的食物要么被大雪覆盖,要么已死亡。
埃里克森说:“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过冬的。”一些小型恐龙可能会挖个地洞冬眠,但较大的恐龙——比如鸭嘴龙和暴龙——无法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