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重庆造单轨”走向世界做好地灾预警 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04版: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
上一版 下一版  
让“重庆造单轨”走向世界
做好地灾预警 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聪:
做好地灾预警 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科技报记者 肖咸秋

    曹聪介绍重庆“四山”的地质环境。重庆科技报记者 李彦霏 摄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质工作是城市建设的基石。

  “在我心中,地质工作充满了未知和神秘,越是深入其中,越能感受到地质工作的意义重大。”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下称南江地质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曹聪如是说。

  2007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的曹聪来到南江地质队工作。谈到为什么选择来重庆,他坦言,重庆地形复杂多样,绝大部分的地质类型在这里都能找到,这有助于开展科研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20年,他被任命为南江地质队科创中心主任,负责整个地质队的科研工作。从业14年来,曹聪主持实施多个市级科技项目,完成专利申请15项,现已获批11项。

  曹聪记得,2012年,他带领团队跨越寒冬酷暑,涉足实地,从西到东分别为缙云山山脉、中梁山山脉、铜锣山山脉、明月山山脉做了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并开展塌陷灾害风险评估。最终评估结果显示,中梁山的塌陷风险最为严重。为此,南江地质队承担了重庆市大型地质灾害一级专业监测项目——歌乐山岩溶地面塌陷监测,在歌乐山塌陷风险最高的地区设置了12个地下水监测井、27个气压水压监测点、6处地表变形点的监测网,对整条中梁山山脉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

  2020年6月4日7时,曹聪和团队在实验室加班观测数据,他们发现大雨过后的歌乐山塌陷监测数据远远超过了他们设置的临界值,预判塌陷即将发生,于是立刻通知沙坪坝地质环境监测站。果然,两个小时后,他们就收到了歌乐山塌陷的消息。这一监测项目成功预警了两处岩溶地面塌陷,提前让相关部门采取了有效的应急措施,减少了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保护了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在重庆尚属首例。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监测项目已经成功预警了30多处塌陷。“我们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争取在塌陷发生的前2-3个小时,通过工程手段提前干预,并采取相应防灾手段让塌陷不再发生。”曹聪说。

  “地质工作要随时了解国家的发展政策,预判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前找出应对措施。既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要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曹聪介绍,他的团队正在着手开展“山地城市三维地质信息构建、展示和应用”项目,将建设一个“透明城市”的地质数据平台,包括7个大项、40多个小项,涵盖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隧道工程建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能资源开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

  “未来,该平台不仅可以精确预测地质灾害,连我们所处地区的地下水环境、地表生态环境等多种地质情况都可一览无余。目前项目已完成了塌陷预警和地下水资源评价两大子项。”曹聪说,该项目将为重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并将作为未来城市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参照,让能源得到更科学的管理,让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