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他们有何高招妙招
第06版: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他们有何高招妙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他们有何高招妙招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重科智谷大数据研究院,工程师调试大数据智能化产品。重庆日报记者 崔力 摄

    璧山区高新区,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分装硅麦声学传感器。重庆日报记者 崔力 摄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我市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和核心功能。到2035年,力争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庆如何作为?近日,重庆日报邀请相关部门、区县和科研院所负责人进行了探讨。

  重庆市科技局:

  压实责任打头阵、当先锋

  锚定主方向、主目标狠抓落实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以全会的形式科学统筹、系统谋划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抓手务实、意义重大。”重庆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军表示,科技创新“施工图”已经绘就,科技部门要压实责任打头阵、当先锋,锚定主方向、主目标狠抓落实。

  他表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要有领跑全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平台,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创新引擎。

  围绕打造科技创新战略平台,市科技局将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推动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学城。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强化产业、人才、生活、生态“四个协同”,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和产业生成体系。

  “重庆要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必须拥有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一流创新型企业。”陈军表示,围绕培育优势创新力量,市科技局将继续深入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注入新活力,集聚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市场主体。

  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市科技局还将启动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实现原始创新的突破。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重点专项,筑牢我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根基,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围绕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市科技局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若干措施,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企一策”定制化人才政策,打造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重庆高新区:

  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打造重庆科技创新的引领性力量

  “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的正式挂牌,是科学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科学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说。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他表示,下一步,科学城将科学布局、精准落子,咬住目标、持续用力,着力“铸魂”“建城”“搭台”“筑巢”“引凤”,加快建设“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努力打造重庆科技创新的引领性力量。

  围绕“体现科学味、彰显科技范”持续积蓄创新动能,科学城将融入科学元素,打造科学场景,布局科学装置,增强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围绕智能科技、低碳科技、生命科技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项目,加大高水平科研院所引育力度。

  在推动高校深度参与科学城建设方面,进一步统筹用好科学城综合资源和大学城科教资源,加快推动校地合作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走深走实。

  肖庆华表示,目前,科学城围绕人才、创新、产业、金融出台并发布了四个“金凤凰”10条政策,将提高政策的吸引力、知晓率、获得感,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坚持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打造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等标志性项目,进一步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良好环境。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当好技术成果摆渡人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

  “重科院作为市属综合性科研院所,将大力建设易智网、重科智谷、重科智库、重科智能制造‘四智’平台和环重科院创新生态圈。”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何平表示。

  着眼于建设全国一流的科技服务大平台,易智网将着力打造1个易智网线上平台,建设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2个线下服务基地,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布局建设17个分支基地,当好技术成果摆渡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

  着眼于建设重庆科技服务业新高地,重科智谷将聚焦大数据、数字经济、智能化等领域科技服务业发展,协同沙坪坝区等重点区县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育一批科技型企业。

  着眼于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重科智能制造高端研发平台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开展整体解决方案和核心工程能力研发。

  着眼于建设全国知名的地方科技智库,重科智库将依托落户重科院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重庆分院,开展重大战略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着眼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生态圈,环重科院创新生态圈将深化与两江新区合作共建,以重科院为“圆点”、3公里范围为半径,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四类平台,逐步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体系。

  “我们还将加快实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相关重大项目,推进与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的科学城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贡献力量。”何平表示。

  数读>>>

  截至目前,我市新增国家应用数学中心、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累计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7个

  全市研发人员16.07万人

  川渝共同出资2000万元联合实施人工智能、大健康领域重点研发项目15个

  西部(重庆)科学城目前已集聚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78个

  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28所高校院所、20余万大学师生,已签约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等高校院所项目27个

  易智网力争未来5年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的重大成果落地转化100项以上,服务企业累计超过1.5万家,累计实现技术交易服务额达300亿元以上

  重科智谷力争未来5年集聚国家级孵化载体6个以上

  (数据来源:市科技局、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科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