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鲁创作的中国画《转战陕北》。 |
《转战陕北》是现代画家石鲁1959年创作的一幅中国画,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画刻画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转战陕北时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初升的太阳染红了整个群山,领袖置身于雄浑壮观的高山之巅,而且是一个很简略的侧影,迎风伫立,面对壮美的黄土高原眺望凝思。
主动撤离 转战陕北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毛泽东做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决策。
然而延安是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在“主动撤离”还是“与敌决战”的抉择上是非常艰难的,有些同志是不赞成的。在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了十六个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解开了大家的心结。
党史专家马沈说:“毛泽东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包袱遇到一个强盗,包袱里装满了金银财宝,这时你如果继续背着包袱,就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被强盗打倒,并且被抢走金银财宝。相反这时主动扔掉包袱就可以和强盗战斗甚至把他打倒。”毛泽东就用这么一个比喻让革命战士明白,暂时放弃延安可以让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
1947年3月18日晚,在国民党军进攻延安时,在已清晰可闻的枪炮声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告别了居住十年左右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在转战的371天里,部队走了1000余千米,经过了37个村庄,所走之地沟壑纵横、山峁林立。在恶劣的环境中,毛泽东依旧用“蘑菇战术”紧紧吸住了国民党20多万精兵。
胸中自有十万雄兵
峥嵘岁月造就艺术经典。1959年初,石鲁接受中央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邀请,赴京从事革命历史画《转战陕北》的创作,这是任务,是一种命题画。
1939年,20岁的石鲁履蜀道,奔延安,在宝塔山下生活近10年,并曾参加转战陕北的战斗。他走过那些沟沟壑壑,体会过游击战的机智,可以说此画的创作构思正源于这亲身体验。
富有诗情,胸有成竹,腕下生风,石鲁仅3个月即绘就《转战陕北》,笔墨雄放,宛若一气呵成。石鲁果断放弃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情节性叙事方式,而是以一个背侧面眺望远山的造型,将毛泽东的形象与陕北高原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他没有画千军万马,千军万马在画外,在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之中。必胜的信念,也不在战斗的场面过程中,而在毛泽东如磐石一般的造型之中。
深知艺术规律的石鲁,在叙事与抒情之间选择了抒情,在多与少之间选择了少,在露与藏之间选择了藏。这便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形象愈少而韵味愈多,造型融入了诗的思维,给人留下精神的震撼。
以一当十 去繁就简
《转战陕北》是一幅以大景山水为主的革命历史画。它以磅礴的气势,以崇山峻岭的雄伟气魄为烘托,将毛主席置于巍峨的群山之中。山石的章法、皴法、色彩均围绕现实主题而推陈出新。人物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的风采,热情地赞颂了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据美术评论家刘万鸣介绍,该幅作品构思独特,意境深远,是用传统的山水画形式来表现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该画巧妙运用“以一当十”的表现手法,去繁就简,有机融合了高远和深远的表现手法,以有限的画面来表现无限的意境,把观者带到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之中。
一张历史画,映照出一段历史。《转战陕北》在多重意义上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有人称《转战陕北》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既是石鲁艺术生命的里程碑,也是新中国艺术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