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特别是大自然不时出现的奇观,更是令目睹者惊叹不已,有眼福之人自然会仰慕自然之造化,感慨生物之节律。在初夏出生的君主斑蝶寿命不到两个月,但它们迁徙的时间却远远超过这个时间。
长途迁徙是君主斑蝶的天性
君主斑蝶每年都会进行迁徙。在北美洲,它们在8月至初霜向南迁徙,并于春天向北回归。在澳洲,它们会进行有限度的迁徙,雌蝶在迁徙时产卵。到了10月,洛矶山脉的种群会迁徙到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神殿内。
主持君主斑蝶长途迁徙研究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史蒂芬·瑞伯特提到,君主斑蝶从前一年的秋天开始至少要历经三个世代才能成功完成这趟迁徙之旅,这必定有一种遗传的机制在调控这些蝴蝶的迁徙行为。
君主斑蝶有什么特点
君主斑蝶,拥有非常奇特的生存特征,人们通过对这种蝴蝶的研究,了解到这种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物种特征,它们双翼呈显眼的橙色和黑色,雌蝶的翅脉较深,雄蝶后翅中央有小斑,可释放信息素。雄蝴蝶比雌的大。
科学家发现,君主斑蝶的身体为适应迁徙做出了一些“反蝶性”的改变。
其他蝴蝶早已在春夏完成传宗接代使命,然后在秋天随落叶入土,而此时要迁徙的君主斑蝶却“清心寡欲”。秋天降低的气温和缩短的日照让君主斑蝶体内的保幼激素水平下降,这会抑制蝴蝶的繁殖本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长途迁徙上。
在初夏出生的斑蝶只活了不到两个月,但是它们的迁徙却比这要长得多。夏季晚期出生的这代将进入滞育期,寿命将超过7个月。它们会在滞育期迁移到一个过冬的地方。冬天出生的这代在2~3月离开之前通常不会繁殖。
君主斑蝶的调控系统
劳立·汤普金斯博士负责监督国家卫生院的大众医学研究所在行为遗传学上的研究,他提到:“君主斑蝶季节性迁徙超过千余英里的距离是非常特殊的。基因体的序列信息能够提供我们线索,解开这些蝴蝶是怎么在行为与生理上适应长距离迁徙。”
在跟踪研究君主斑蝶几十年之后,科学家终于摸清了它们的一些导航机制,这当中涉及了相当复杂的调控系统。
找路最直接的当然是眼睛,但昆虫能感知到我们看不见的光。许多昆虫包括蝴蝶、蜜蜂、蚂蚁的复眼能够探测偏振光,帮助定位方向。偏振光指的是光波朝特定方向振动的光。阳光混合了朝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它们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产生偏振光。这些偏振光以一定模式分布于天穹,并随着太阳方位角变化。
君主斑蝶复眼探测到的偏振光信息会输入到脑袋里的太阳罗盘系统,该系统位于脑中央复合体。这一脑区能够整合偏振光来源等信息,判断太阳方位角,进而指挥身体的前进方向。
这个导航系统的准确性还非常依赖生物钟。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打乱君主斑蝶的自然生物钟看它们是否还能够准确导航。
最近还有证据显示,在缺少阳光的情况下,君主斑蝶也能像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那样通过地磁系统导航。
君主斑蝶的触角能够感光,而且每根触角都能独立辅助导航。被移除触角的君主斑蝶仍能在大脑太阳罗盘系统的指挥下朝特定方向飞行。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