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波(左二)和团队成员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
4月19日-4月28日,2021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展览会上,重庆长安汽车全新CS55 PLUS车型首发亮相。
“看到长安汽车新车型得到广大业界人士和消费者的认可,我感到很欣慰,感谢研发团队成员的辛勤努力。”新车发布会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欧尚汽车研究院材料与轻量化高级副总工程师刘波激动地说。
这款CS55 PLUS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外观设计,适应了消费者追求时髦新潮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新车型的首发,意味着长安汽车轻量化技术应用和智能转型之路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为将轻量化技术推广应用,作为研发团队负责人,刘波带领团队攻关14年。
2007年,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身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刘波加入长安汽车研发中心,被分配到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车身设计所,承担大型复杂镁合金铸件在汽车摩托车上集成应用技术开发。
从大学到企业,刘波心里清楚,只有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要在汽车研究上取得成绩,必须看到汽车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瞄准世界先进车企,从中汲取先进技术。
刘波说:“长安的品牌价值还不能与奔驰、奥迪等一流国际品牌并驾齐驱,在此现实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追求技术领先,还要追求成本竞争力。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汽车产业才能自强自立。”
2017年,长安汽车发起“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这给刘波研究团队带来新的机遇,也让团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接到任务后,刘波鼓励团队,只要敢于创新,肯下功夫,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他身体力行,长年坚守在科研一线,与团队成员一起加班加点,用行动凝聚团队一起奋战。
这些年来,刘波团队用隐式参数化方法构建了车身全参数化模型,在国内率先掌握概念阶段快速评估车身性能并进行优化的能力,成功开发了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款镁合金座椅骨架、铝前碰撞横梁、超高强钢门槛加强件、铝前罩等轻质材料零部件。
“这些技术,使汽车车身结构减重达10.4%,单车成本节约450元。与传统的钢质零件相比减重约40%。”刘波说。
同时,刘波团队还确立了长安汽车全参数化车身建模优化技术规范,建起了高强钢、压铸镁合金和变形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数据库和零部件案例库,形成了轻量化零件集成应用设计、分析、验证方法和重量管控流程体系。
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已应用在长安汽车10多个车型,带动新建19条轻量化零件生产线,并推广应用在其他企业中,产生了极大经济社会效益。
多年来,刘波扎根长安汽车科研一线,在汽车轻量化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团队先后荣获汽车工业(行业)科技进步奖、兵装集团科技进步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获得16项专利授权。2020年,刘波带领的“长安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开发创新创业团队”入选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刘波表示,下一步,长安汽车将聚焦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夯实品牌技术实力,加速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