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饭后立刻运动警惕肠扭转出现突发性耳聋 警惕听神经瘤我国连续两年无新发儿童大骨节病病例
第15版:科技生活·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饭后立刻运动警惕肠扭转
出现突发性耳聋 警惕听神经瘤
我国连续两年无新发儿童大骨节病病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饭后立刻运动警惕肠扭转

邓玉

  饱餐一顿后,不少人会通过运动来消食。打球、游泳、跑步等,刚吃完饭便从事这些运动,不仅起不到消食效果,反而可能损伤胃肠道,严重的还会让肠道“打结”。

  肠扭转有内外因之分

  临床上,因饭后不当运动引发肠扭转的案例不在少数。肠扭转,是指一段肠管沿着一个固定点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使旋转肠腔两端受到压迫而导致的疾病。肠腔旋转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轻则部分肠道坏死,重则腹腔感染致命。

  发生肠扭转的危险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内因即肠道本身的因素:主要是肠袢和(或)肠系膜过长导致肠道活动度较大,从而更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简单来说,就是“较长的绳子更容易打结”。

  外因即肠道以外的原因:包括导致肠系膜未关闭的腹部手术史、肠道肿瘤、肠腔内蛔虫等,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暴饮暴食、习惯性便秘、饱餐后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冰冷、辛辣食物刺激等。

  饱餐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是青少年常见的肠扭转诱因。在这种状态下,肠道内容物较多,重量增加,其蠕动收缩也会更加剧烈,且肠道各段不同步,导致肠道位置发生改变,使其更易发生扭转。

  肠道三个地方容易“打结”

  人体肠管主要分为小肠、大肠和直肠三大段,它们在腹腔中弯弯曲曲、有序排列,但肠扭转仍能找到其薄弱点,伺机而动。

  小肠扭转

  小肠的肠系膜较长而附着点比较窄,遇到体态突然改变、肠系膜缺漏或肠蠕动功能紊乱时,就容易发生扭转。

  症状提示:患者肚脐周围会突发剧烈腹绞痛,可能伴随有腰背部牵涉痛,早期腹胀不明显,后期频繁呕吐、腹胀和疼痛加重。

  盲肠扭转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正常情况下会牢牢附着在腹后壁上,但如果连接不够稳固,就容易发生肠扭转。急性盲肠扭转多会带来急性肠梗阻,导致肠道完全堵死;亚急性盲肠扭转则可能保留一部分肠腔空隙,形成不完全梗阻,甚至反复发作,有些可不通过手术就能复位。

  症状提示:急性症状为突发右下腹或中腹部剧烈绞痛,明显有腹胀,而且位置不对称,可能触摸到右下腹有气包块;亚急性症状为右下腹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腹胀,整体而言症状较轻,可能持续数天。

  乙状结肠扭转

  连接肛门的最后一截肠道是直肠,而乙状结肠就连接着直肠,从正面看它位于肠道一个拐角处,这个位置常常容易发生梗阻、粘连,继而引发扭转。另外,乙状结肠冗长、肠系膜相对较短,可活动的空隙大,是扭转高发区。轻度的乙状结肠扭转可能持续发作不到1周,严重者可能持续2~3周。多发生于有长期便秘史的老年人,易出现肠坏死、穿孔等危急并发症。

  症状提示:急性乙状结肠扭转发病急、恶化迅速、腹痛剧烈,是全腹部弥漫性疼痛,患者不仅呕吐严重,还容易便血、脱水、休克;亚急性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则可能有渐进性左侧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少量呕吐等现象,严重时呕吐有粪臭味。

  如何预防肠扭转

  预防肠扭转,主要是针对诱发肠扭转的外因,即要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首先,要避免餐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最好先休息0.5~1小时,之后进行相对轻柔的运动,再逐渐科学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其次,避免暴饮暴食、摄入冰冷辛辣食物,也不宜吃太饱,否则会加重肠道的刺激和负担。

  最后,应定期体检排查肠道疾病,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特殊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