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元帅的科技情怀
第04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聂荣臻元帅的科技情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聂荣臻元帅的科技情怀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万金容在市科协作报告

    四月十三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万金容在市科协作报告。(市科协供图)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4月13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万金容在市科协作《聂荣臻元帅的科技情怀》报告,深入浅出讲述了聂荣臻元帅一生中的几个科技故事,用丰富详实的案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际贯通,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现将该报告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一、夙愿与抉择

  1956年10月的一天,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征求聂帅工作安排意见:一是主抓科技工作;二是官复原职,当北京市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部队装备工作。聂帅没过多考虑,当场对邓小平同志说:“市长这个官我不想当,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我们国家太落后,也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聂帅想了想又说,“军工生产和武器装备工作,与科学技术有密切关系,可能的话,将来兼顾也可以。但还是请中央决定吧。”

  听说聂帅主动愿意选择科技工作,有些相熟的人很为他担心,善意劝告说:“你身体不好,这个工作忙,千头万绪,又是跟知识分子打交道,麻烦太多,最好还是不要管这个事吧。”

  而聂帅的想法丝毫没有动摇。后来,他回忆说——热爱科学技术,希望以此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是我青年时期的夙愿。经过革命战争,人民当家作主,正是实现这种夙愿的好时机。我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

  其后,聂帅出任主管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科学小组组长、主管尖端武器研制工作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是第一任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兼任第一任国防科委主任、第一任国家科委主任,广大科技工作者都亲切地称他“聂总”。从此,年近六旬的聂帅带领科技大军,开始了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一艇”等国防科技事业开拓与奠基的伟大征程。

  二、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

  聂帅曾说:“(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当科学家的勤务员,这个提法非常好。我本人就愿意当科研战线的勤务员。”聂帅身体力行,带头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政治上信任他们,被大家誉为“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

  (一)科学工作的勤务员

  聂帅主抓科技工作中,有志于当科学工作者的勤务员,为他们创造科研工作的条件,创造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以个人名义,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募捐副食品,令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温暖,倍感振奋,永远铭记。

  那是在1960年,苏联领导集团单方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带走图纸。而这时,我国又面临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最困难的时候,科技人员每顿饭只有1个馒头,1碗干菜汤。由于副食品严重缺乏,好多人得了夜盲症、浮肿病。但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仍然通宵达旦加班加点,苦心研究,顽强攻关。正在生病住院的聂帅知道后,要求大家晚上12点必须熄灯。灯是灭了,可科学家们就躲到厕所里看书,有的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图纸。听到这样的汇报,聂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根本无法安心养病了,他为科学家们的身体健康担忧啊!

  一天,秘书告诉聂帅:“首长,几大军区的司令先后打来电话询问您的病情,还问您有没有困难。”

  聂帅忽然眼睛一亮,“困难?我倒没有什么困难,可我们的科学家有困难啊!这样吧,你以我的名义,给几大军区的司令员打个电话,请他们想想办法,给国防科研战线的专家们拨一些副食品。这一次,就算我聂荣臻给科学家们‘募捐’了,你赶快去办!”

  募捐行动很快布置下去了。

  没过多久,几大军区和海军纷纷响应聂帅号召,他们千方百计调拨给国防科研战线一批猪肉、黄豆、鱼、海带、鸡蛋等副食品,数量比聂帅预想的要多得多。

  拿到这些物品的清单后,聂帅笑了,病也感觉轻多了。他又再三嘱咐,这些副食品一律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名义,分发给科研一线的专家们,领导和行政人员一两也不能分,一颗豆也不能拿。

  这批珍贵的副食品很快下拨到了各科研单位,好多科学家是红着眼圈,甚至是流着眼泪排队领取的。他们知道,这些副食品蕴含着聂帅多少的关爱与期待呀!更是兄弟部队的官兵们一条肠子空半截,硬节省下来的呀!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听说毛主席、周总理、聂帅都喝白菜汤了,却给我们吃肉,我们就是拼上了老命,也要搞出我们自己的“两弹”来!

  (二)士为知己者死

  聂帅主抓科技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风民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深受大家拥护和爱戴。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聂帅推荐钱学森担任院长。业务技术上,聂帅极尊重钱学森的意见。每每执行任务的时候,聂帅就打电话给他,说:“钱学森哪,这次试验任务你到靶场去,有关技术上的问题就由你决定,最后你们准备好了,觉得可以发射了,打个电话报告我就行了。”

  既然有领导这样鼓励和信任,钱学森也就放手大胆地干。有一次,导弹在厂房里测试完没有问题,就运到发射场上竖起来,后来在作试验中出了一点小故障,箱体压扁了一块。钱学森经过仔细检查后,认为没问题,可以发射。但是,因为这个小变故,基地作试部长不敢签字了,基地司令员见作试部长不签字,自己也就不签,钱学森怎么解释都不行。

  事情马上报告到远在北京的聂帅那里。聂帅同意钱学森的意见,决定打。第二天一发射,完全成功,没有问题。这件事情让钱学森记了一辈子。因为他觉得,聂帅真正做到了“技术上由你钱学森负责”。

  1984年,钱学森说:“聂荣臻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时,统筹兼顾,全面调度,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人员的聪明才干,研制工作取得了迅速地进展……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今天回顾往事,都十分怀念那个时代,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也十分尊敬和爱戴我们的领导人——聂老总”。钱学森还曾动情地说:“在聂老总身边工作的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经历。”2009年,在聂帅110周年诞辰之际,钱学森留下他的绝笔“怀念聂老总”。

  钱三强也曾深情回忆:“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古人有言:‘士为知己者死’,我们有聂帅这样的领导人,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三)科学工作的宪法

  抓住问题关键,很多问题皆可迎刃而解。聂帅深谙此理,在抓科技工作中,在政治上信任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解决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从而让他们彻底卸下包袱,为国效力。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次大的冲击。从那以后,在“左”的思潮重压下,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

  为了系统地、全面地排除当时影响科研工作“左”的一些做法,寻求一个总的解决办法,1961年4月,聂帅组织国家科委、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经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后,拟订出《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学工作十四条》)的初稿。《科学工作十四条》明确了三方面要点:一是知识分子政策,纠正政治运动和学术批判中“左”的错误,鼓励科技人员走又红又专的道路,进一步阐明了“双百”方针;二是整顿科技工作的规章制度,保证其正常秩序;三是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科学工作十四条》以中央文件下发后,一时广为传诵,被小平同志誉为“科学工作的宪法”,在自然科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普遍欢迎。科学家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当然,“十四条”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因此,时隔半年之后, 1962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成为会议的焦点。

  3月2日,聂帅邀请周总理到会讲话。周总理说:“现在不能笼统地称知识分子为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旧社会过来的新社会培养的知识分子,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知识界。”他还说:“过去对同志们批评错了的、多了的、过了的,应该道歉。利用这个机会,再作个总的道歉。”总理代表中央道歉了,科学家们的气也该消了,这再好不过了。

  3月5日,陈毅元帅应聂帅邀请到会与知识分子们见面。平时一般不戴帽子的陈毅元帅,那天特地戴了一顶帽子走进会场。只见他把帽子放到桌子上,语出惊人:“今天,我是来为大家脱帽加冕来了。就是脱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此言一出,会场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性格坦荡的陈毅元帅,赢得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聂帅也向陈毅元帅热烈鼓掌,这个老战友,给他帮了大忙啊。

  文/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万金容

  (参考文献:《山高水长》《聂荣臻年谱》)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