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云松积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从历史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滋养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新观点
第05版:科技创新·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黄山云松
积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从历史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滋养
在火星上寻找生命
新观点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江热议

积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王合清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下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时代之问。

  2019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既要看到任务极其艰巨,又要看到强大优势和有利条件,更要看到带来的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作用。一边是碳达峰、碳中和,一边是经济社会发展,两者看似相悖,其实可以相融互促、齐头并进。碳达峰、碳中和必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催生出一系列科学结论、科学方法以及技术创新成果,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党中央有部署,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科协有要求。为此,重庆市科协及时跟进,牵头起草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制订下发《关于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的意见》,提出了“八个一”举措,即编印一本科普读物、组建一个学会联合体、拓展一批科普渠道、建设一批志愿服务队、组织一系列科普活动、举办一批学术活动、创建一个专题网页、形成一批理论成果。成立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学会联合体,出版《碳达峰碳中和知多少》科普读本,举办首次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拉开了全市科协系统助力建功碳达峰、碳中和的序幕。

  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因此,我们深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才刚刚开始,需要科技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科协组织一定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到206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实现温室气体源的净排放为零。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抑制煤电、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才能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最近,国家有关部门正抓紧制订《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加快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各级科协组织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以“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为我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成立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学会联合体的目的就在于此。联合体要找准可为之处、实现有为之举,攻克更多的难题,结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科协组织一定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普及上有大作为。切实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普及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以“铺天盖地”的科普宣传,让碳达峰、碳中和科技知识和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内容上要突出精准,以科学为依据,以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科学准确地集成和传播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知识和政策,编辑和推送一批高质量的科普读物。思路上要突出结合,科协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既推动科普宣传融入科协业务工作,又发动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科普宣传。方式上要突出多样,采取科普活动、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等多种方式,提升科普宣传的趣味性、感染力和影响力。载体上要突出管用,坚持线上和线下并重,用好科普场馆,用好宣传画册和科普宣传栏,用好科普重庆和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用好重庆科技报和其他媒体,方便群众便捷享受科普服务。队伍上要突出协同,进一步健全完善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服务者、科协干部力量,形成全员抓、抓全员的良好工作格局。结果上要突出满意,杜绝花拳绣腿,反对形式主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厚植科学“土壤”,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科普获得感、满意度。

  古人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科协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优势,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自立自强,创新争先,努力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系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