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科协“非遗”传承进社区四季变换如何影响“生物节律”永川区老科协调研再生粳稻基地开州区科协科普大篷车巡展进校园巫山县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市妇幼卫生学会开展妇幼护理健康走基层活动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北碚区科协“非遗”传承进社区
四季变换如何影响“生物节律”
永川区老科协调研再生粳稻基地
开州区科协科普大篷车巡展进校园
巫山县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
市妇幼卫生学会开展妇幼护理健康走基层活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四季变换如何影响“生物节律”

普普

  众所周知,内分泌系统是哺乳动物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诸如繁殖、迁徙、冬眠、月经以及蜕皮或毛发生长都被这个系统所管控。而地球生物的内分泌活动会根据季节变化,有规律地发生改变。

  随着地球的公转,这颗蔚蓝星球也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体表特征”,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相对应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们也会根据季节变化展现出一系列有规律的特征或状态。

  这个生物过程也被称为“近年周期生物节律”。最早由德国鸟类学家埃伯哈德·格温纳和加拿大生物学家泰德·彭格利发现。其中“近年”意味着一整年;“周期”是指某个时间段,例如一个季节内;而“生物节律”则表示生物体内因激素调节所产生的内分泌活动。

  动物“追光者”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有着精准的时间把控,因此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而动物虽然没有时间概念,但它们也有一项本领,能够追寻“光的足迹”。

  来自太阳的远程支持成为了动物们最好的“风向标”,由于地球公转倾斜角度和自身自转的影响,太阳光的日长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动物可以利用光照时间来预测未来的环境状态,从而为它们预留做好准备的时间。

  例如,随着北半球秋天的到来,白天变得将越来越短,不断减少的太阳光照时间触发了动物的“过冬信号”。于是鸟类的羽毛和哺乳动物的毛发变得更厚更长来面对即将来临的冬季。

  最为经典的案例,随着光照周期的变化,许多动物的生殖器官也会发生变化。在春季,雄性的生殖腺将开始生长(并非所有动物都会在春季发情),以便应对之后的交配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春”,也叫作发情期。但这些生长的性腺几乎不可能全年保持,因为对雄性而言成本太高,所以只会维持一段时间。与之相对应地,许多雌性动物也只会在一年中特定时间排卵,并释放出交配信号。

  当然,除了光照影响外,气候条件和食物资源也控制着动物的繁殖。举个例子,橡树会在每年4—5月份抽出新芽,几乎在同一时间,冬尺蛾幼虫开始破蛹而出,然后吃上了人生中第一口嫩芽。而如果再把时间往前推,每年2—3月份,大山雀进入发情期,经过一个月的孕育时间,新生的大山雀幼鸟也吃上了富含蛋白质的冬尺蛾幼虫。不得不说,大自然真是“套娃界”的鼻祖了。

  人类也“追光”

  长期以来,科学家已经知道动物体内的激素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并且不同的季节还对应不同的激素类型。

  而在人类这边,以前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数据集来研究所有激素,因此对其有没有季节性尚不明确。不过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以色列4600万人15年来的体检记录,此外还包括数百万次的血液激素检查,结果发现许多人体激素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源头则来自激素大佬——垂体,其中由垂体本体分泌的调节性垂体激素通常在夏季末会达到顶峰,这些激素主要控制生殖、新陈代谢、泌乳和压力。另外由垂体控制的下游器官如甲状腺、睾丸、卵巢等分泌的效应激素(甲状腺激素、雌二醇、促生长因子等)则在冬季和春季达到顶峰状态。

  正如这项研究作者所说的:“结合在冬春季节研究人类生长发育的历史,与其他动物类似,人类也可能具有基本生物学功能的生理高峰期。”

  而导致激素出现季节性的自然反馈回路除了眼睛之外,也可能来源于我们的皮肤。众所周知,皮肤是人类一种自我调节的保护性器官,具有感觉和计算功能。当太阳光照射在皮肤上后,隐藏在下方的神经末梢与中枢开启了“加密通话”: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成化学信号。

  然后,与之相关的发色基团开始干活了,包括芳香族氨基酸,生物胺或含有相应氨基酸的蛋白质,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这些基团激活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神经中枢轴,使其产生相应的激素,并参与到人体的循环系统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