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敏:科技与艺术总在山顶重逢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李敏敏:科技与艺术总在山顶重逢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

李敏敏:科技与艺术总在山顶重逢

本报记者 李霜

    人物介绍

    李敏敏,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主任,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当代美术家》常务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入选“重庆英才·名家名师”计划,荣获第七批重庆市高校骨干教师,第四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等。她较早开展艺术(设计)与科技的互动融合研究,在科技发展对艺术(设计)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带来的要求与变化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承担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主持有省部级项目7项,横向课题7项;出版著作10部,主编了“艺术与科技”译丛、“艺术与科技”等系列丛书5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CSSCI论文9篇;举办“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成果展”。

    “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展。

    展出的艺术品。受访者供图

  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有句名言:“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科学与艺术就像从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两个人,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真与美。而今,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敏敏教授带领团队正在攀登这座“真与美”的山峰,探索科技与艺术水乳交融的一面。

  艺术与时代的对话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现象,从文艺复兴以来,艺术与科学就在不断地互动融合。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乔托的透视画法,从牛顿的苹果到塞尚的苹果,从爱因斯坦相对论到毕加索立体主义……一组组生动的例子让李敏敏深刻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为什么会选择艺术、设计与科技的跨学科这样一个研究方向?“艺术要与时代进行对话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李敏敏认为,现今社会,艺术无法回避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需要从形式语言到表达内容上对科技的发展作出回应与反思。

  “科技让艺术的生产方式、创作手段、传播方式、接触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敏敏举例,在创作形式方面,以前雕塑是实体的,现在艺术家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创作虚拟的雕塑;在创作内容方面,有的艺术创作者将人的脑电波和艺术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探测人类脑电波的改变,再把脑电波转换成视觉艺术作品;在艺术传播方面,以前欣赏艺术只能在一个实体空间里,现在VR虚拟现实技术将人的视觉进行延伸,网上就可以进行观赏体验。

  恰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科技带给艺术的不只有好的一面,也给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艺术家和人文学者需要了解新技术带来了新可能。如果不了解新技术,如何同它对话?如何进行反思与批评?如此这般,我们对它的反思也是相当浅薄与无力的。”李敏敏认为,从事艺术设计,需要与新技术建立对话关系,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2016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持续关注跨学科融合方向,特别是艺术与科学、艺术社会学两个研究方向,2017年新建了艺术与科学研究所,就科技为艺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中心每年还作为承办单位举办了四川美术学院“哲学—艺术—科学”高水平全国性学术论坛,该活动曾受到光明日报、人民网、艺术中国等媒体的深入报道。今年4月17日至4月18日,主题为“技术世界与多维未来”的第四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即将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知名哲学家、科学家与艺术家们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今天的技术现实与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感性与理性的花火

  艺术和科技,一个是感性的代名词,一个是理性的代名词,这两者的融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家人和养老机构可通过特别研发的App端查看老人位置信息、实时健康状态等实时守护老人;适老化的智能家居能让老人的日常生活更轻松,缓解身体衰老带来的不便……这是李敏敏团队正在进行的项目,关于智慧康养场景下的适老设计。

  康养,从来不是老年人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李敏敏带领的设计团队强调的是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因此整个项目从简单设计一个具体的物品,变成了共同探究如何在激活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促进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创新。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除了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川美相关院系的团队外,我们还同重庆大学自动化系的专家团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专业特长,共同解决老年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李敏敏说。

  “前期调研我们会下很大功夫,调研对象除了老人外,还包括家属、康养机构管理者、护工等,虽然调研时间会历时好几个月,但将为我们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李敏敏介绍道,“按照进度,我们会在2022年完成整个项目,到时候会有环境设计方案、数码与交互平台、智能家居设施、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的设计产品和服务方案。”

  “当然,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有摩擦,这是每个团队早期合作都会出现的小矛盾。”李敏敏说,“做设计的老师们可能愿意在某些阶段保留不确定性,而从事技术研发的老师更强调每个阶段的确定性,这些都是艺术和科技融合阶段擦出的点点火花。”

  “生物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和设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脚步。”在登山路上,李敏敏从不懈怠。除了大量浏览书籍外,李敏敏更是把项目当成课堂,把团队当作老师。

  “我们团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分工,包括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服装设计等。一路走来,我们互相学习,一起进步。”李敏敏谈起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更多的是一种自豪感,就像一个木桶一样,每个人都发扬自己的长处、互相补充,才能装更多的水。

  除了从队友身上“取经”外,李敏敏认为,跨学科团队合作时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事机械化、触觉艺术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我们交流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累积,如今李敏敏为记者介绍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时深入浅出。

  学科与人才的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已经承担了多个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学院下属的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作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平台,聚集了多元背景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

  科学让艺术呈现了形式的多样化,艺术让科学不至于变得那么冰冷。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又成功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创新型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在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探索。

  “当时,我们从全国各地遴选了20名学员,除了视觉艺术相关专业外,还有计算机等工科和音乐等其他人文学科的人才。”作为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带头人,李敏敏一直致力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艺术人才。

  “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哲学课程、科技课程、艺术课程。这三个板块整体上形成理论人文、技术实践、艺术创作相互支撑的完整体系。”李敏敏介绍,除了学院遴选发生改变外,学科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在技术实践层面,进行了触觉艺术、电子音乐、多媒体互动艺术的创作和技术讲授,并邀请了具有企业背景的专家进行授课。”李敏敏说,“虽然,学生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对于科技很精通,但是他们在艺术创作时,至少能知道还有哪些可能性。”

  “科技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敏敏感叹道。因此,为了让艺术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与时代的对话者,川美新设立了一个研究方向——艺术与科技,而灯光设计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支。

  这个专业方向聚集了包括周波教授在内的多名深耕光艺术创作与研究的专家,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深受行业欢迎的光艺术专业人才。用多彩眩目的光艺术打造城市形象,照亮城市灰空间;用“光艺术+科技”的方式,用光怪陆离的灯光营造虎溪校区“时光通道”;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用光投影技术将其“搬”上黄桷坪涂鸦墙……在四川美术学院八十周年校庆期间,艺术与科学学科方向的周波教授带领团队,整合校内外资源,用光上演了一场场超炫酷的演出。

  人才,就像是木材,培养它贵在持久以恒,使用它贵在用其所长。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营造包容、灵活、鼓励探索的大环境,搭建高水平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推动研究员们关注前沿研究,培养学生跨学科创作的能力,在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路上不断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