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7日,重庆科技馆,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现场,选手正在进行赛前准备。重庆日报记者 谢智强 摄 |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3月27日-28日,2021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风能利用”初赛在重庆科技馆举行,标志着本届大赛重庆赛区比赛正式开赛。
此次大赛重庆赛区由重庆市科协主办,重庆科技馆承办,共吸引了来自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等渝鄂两地多所学校的254组“风能利用”青少年队伍参赛。
记者在竞赛现场看到,各参赛队伍使用精心设计制作的装置,利用风能使其实现侧风负重行驶。每轮比赛限时3分钟,完成赛道行驶任务且装载负重量最大者获胜。
经过激烈比拼,来自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团队等10组参赛队伍脱颖而出,他们将在4月中旬举办的重庆赛区复赛中争夺全国总决赛的参赛席位。
据介绍,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是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国办发〔2006〕7号)的重要赛事平台,紧密结合科技馆教育理念,以科技馆展品展项为依托,以馆校结合为载体,以全国科技馆行业联合为组织形式,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的一项科普赛事活动,也是教育部公布的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35项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
大赛主办方介绍,本届大赛跟往届相比,更加注重科学传播的使命感和普惠性。除“风能利用”命题竞赛进行现场选拔外,“未来教育”“智能控制”和“生物环境”命题竞赛由各学校参赛队伍按要求登录官网提交作品的方案、设计文件、视频等,各赛区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开展网上初评,按照提交项目数量60%比例选拔入围。
据悉,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各命题项目也将陆续组织评选,并公布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