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3日,在位于渝北区洛碛的中心城区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厅监控卸料大厅、垃圾储坑、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和发电机组数据。重庆日报记者 张锦辉 摄 |
 |
中心城区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重庆日报记者 张锦辉 摄 |
垃圾焚烧后,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清洁的电能。这个过程是怎样的?3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渝北区洛碛的中心城区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了解垃圾变“废”为电的过程。
早上10∶00,记者在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卸料大厅看到,两辆垃圾运输车正往垃圾储坑里倒垃圾。虽然记者近在咫尺,却几乎闻不到臭味。
这其中有何奥秘?据负责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的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鹏介绍,这是由于垃圾坑内长年保持负压,臭气不会外泄。
在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这样的奥秘还有很多。据称,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24小时运行,每天凌晨5点就开始接收来自夏家坝、鱼复、城南二次垃圾转运站的生活垃圾。一天接收的垃圾就超过1000吨。
垃圾进厂后,首先在垃圾储坑里发酵,这个过程将持续5至7天。该发电厂建有1个垃圾储坑,可装3万吨垃圾,还设置了8个分区,将每天运进来的垃圾分区堆放。
当垃圾在储坑里发酵成熟后,每1000吨垃圾可分离出约300吨水、700吨干垃圾。分离出的污水通过生物加膜技术进行处理,其中的8成水被工厂作为再生水循环利用,剩下的两成浓液回喷焚烧炉或通过浸没式燃烧蒸发装置进行燃烧,产生的残渣将被返回垃圾坑里,随发酵后的垃圾一起进入焚烧炉焚烧。
随后,记者来到中央控制厅。眼前的场景,可以用“壮观”来形容——墙上的大型显示屏上,巨型“蜘蛛手”不时将垃圾抓起投入焚烧炉内,各种垃圾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术设备部副部长李旭田介绍,垃圾燃烧产生热能,在余热锅炉内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转动,可使发电机产生电能。据测算,通常来说,1吨垃圾焚烧后约可发电300多度。得益于技术优化升级,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效率提高,目前,发电厂每“吃”进1吨发酵后的垃圾,可“吐”出560度电。
据悉,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规模为3000吨/天,自去年12月试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接收垃圾19.9万吨,产生电力8300万度。预计今年年中,项目正式投运后,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110万吨、发电量约6.67亿度,可满足20万户城市居民一年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