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斌,男,198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泸县人,现任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他潜心于消化病学临床诊治与科研工作,思维敏锐、勇于创新、成绩突出、治学严谨,带领团队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科学问题,经过10余年协同攻关,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为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科学防控与精准诊治策略提供了干预新靶点和理论新依据。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8年国家优秀青年获得者,2019年重庆市杰出青年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科技英才,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
 |
卢坤,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绵竹人,现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以甘蓝型油菜复杂性状分子改良为目标,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国际重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委会首届青年创新奖,为油菜基因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委会青年创新奖,2019年重庆市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
闫海龙,男,1981年5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山东潍坊人,现任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坚持从事本专业工作,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本专业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余篇(包括J.Am.Chem.Soc.5篇、An-gew.Chem.Int.Ed.6篇)。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8年AsianCOREPro-gramLectureshipAward(Korea)国际级(排名第一),2018年AsianCOREProgramLectureshipAward(Singapore)国际级(排名第一)。2020年首届川渝科技论文一等奖,2021年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
 |
许金山,男,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莆田人,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致力于中华蜜蜂品种保护与改良,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被应用推广到重庆乃至全国多个区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农业农村部2019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
 |
苏晓杰,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林州人,现任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政治立场坚定,在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深耕于智能控制理论及在自主无人系统应用研究,已承担国家级及国防重点项目6项,在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引用与推广。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20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17-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年首届智创杯前沿技术锦标赛第三名,2017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
 |
张磊,男,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现任重庆市生物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勤奋工作的优良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十余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勇攀科学研究高峰,发表多篇ESI高被引论文,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为人工智能发展和我市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4年香江学者奖,2019年机器嗅觉感知理论与智能计算方法-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ACM中国新星奖(人工智能)。 |
 |
郑鹏,男,198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渠县人,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TranslationalPsychiatry编委。聚焦抑郁症的肠-脑机制及转化研究,在MolecularPsychiatry、ScienceAdvances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2篇评为高被引论文。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2020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
 |
曾晓雄,男,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渠县人,现任重庆交通大学引力与应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治学严谨,在引力理论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被SC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和主研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获两项省部级奖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主编和特约审稿人。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2018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019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
 |
臧志刚,男,1982年11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益阳人,现任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获重庆市重要人才荣誉称号。在低维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发表多篇高水平ESI论文,有效地支撑了光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家双一流学科)发展,也为重庆大学工科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6年国际IEEE光子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7年、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2018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2019年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2020年首届川渝科技论文特等奖,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
廖建军,男,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仁寿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承担多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功率模块电源的技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2012年“神州九号,天宫一号”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重庆市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2018年重庆声光电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内容来源:市科协) |
核心提示
由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组织实施的第六届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评选结束。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是经批准设立的全市性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重庆青年科技人才。
经相关推荐及评审程序,决定授予王斌等10名同志第六届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10名获奖者是我市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求真务实、砥砺建功,为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