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的行骗“套路”北碚区科协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宣讲进社区活动长寿区科协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丰都县老科协专家团调研指导科技示范园武隆区老科协工作取得新成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第10版:科技服务·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生物界的行骗“套路”
北碚区科协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宣讲进社区活动
长寿区科协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丰都县老科协专家团调研指导科技示范园
武隆区老科协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生物界的行骗“套路”

刘洋

    形似鲜花的伪装高手——兰花螳螂。

  从各大科幻作品中,可以看出人类对隐身的痴迷。当科幻走进现实,自然界中,聪明的动植物早已制成了“隐身衣”。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其他物种的形态或伪装成环境中的物体,以假乱真,混淆捕食者、传粉者或交配者的认知,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拟态。说到拟态,动植物可都是伪装的一把好手,兰花更是植物界妥妥的“心机美人”。

  骗爱 模仿雌性传粉者

  说起来你可能会诧异,感情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还能“骗”吗?可不要小瞧了兰科植物,北非的蜂兰,为了让地花蜂帮自己传粉,就化身为“百变大咖”。它的长相与雌蜂极其相似,花的唇瓣形状像极了雌蜂的腹部,不仅如此,它还能模仿雌蜂的气味,通过释放利己素(性激素)来吸引雄地花蜂帮自己传粉。唇瓣上的特殊斑块与颜色线条,连上面密生的茸毛都与雌蜂一样,也怪不得雄地花蜂会上钩,甘愿为蜂兰义务劳动了。

  骗吃 模仿传粉者的食物

  自然界中很多花和蜜蜂之间是有暗号的,有的花朵会通过花瓣上的深色斑点,告诉蜜蜂这儿有花蜜,这种斑点被称为“蜜导”。然而蕙兰花瓣上有斑点却没有花蜜,它就巧用“蜜导”来欺骗传粉者。

  这种模拟成传粉者食物的欺骗行为其实有更专业的名称,叫食源性欺骗。拿兰花来说,这种植物会利用昆虫的觅食行为向目标昆虫提供假的食物信号,用没有蜜的花和假的花粉,诱骗昆虫到花上觅食,以达到传粉的目的。

  此外,兰花还可以拟态成某种特定的、对传粉者有报酬(比如花蜜,不能让人家白忙活)的植物,即有特定的拟态模型。南非的一种兰花常常与一种鸢尾科植物生长在一起。二者不仅花色相同,花序大小、形状也相似,都由虻科的长吻蝇传粉。但不同的是后者有花蜜,而前者只是一个“骗子”。兰花靠和这种鸢尾科植物长在一处,同时期开花,模仿后者的花色反射光谱,从而骗得长吻蝇来帮自己传粉。

  骗产房 模仿传粉者的筑巢环境

  昆虫产卵时需要特定的环境,兰花抓住了这一点,它利用昆虫的产卵行为,拟态昆虫的产卵地,吸引昆虫进入花内产卵,达到传粉的目的。

  比如具有退化雄蕊的长瓣兜兰,会悄悄在自己的花瓣或唇瓣的基部,“画”出星星点点的“蚜虫”群——一粒粒黑栗色的突起物或者棍棒状腺毛,模拟食蚜蝇的产房,诱骗食蚜蝇掉入“陷阱式”的囊中,使其帮忙传粉。

  兰花的“行骗高招”还不止这些,科研人员通过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杓兰进行历时四年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发现,毛瓣杓兰的叶片也参与了拟态过程,叶片表面具有深褐色斑点(拟态被真菌感染),花也会散发出腐败叶片的气味,来达到诱骗扁足蝇传粉的目的。

  骗猎物 行走的伪装高手

  说了这么多兰花拟态,不得不提的还有另一个拟态高手——兰花螳螂。多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昆虫纲的兰花螳螂,有着“世界上进化最完美的生物之一”的美称。

  兰花螳螂颜色鲜艳,胫节膨大,步肢形同花瓣,趴在叶片上它就是一朵花,趴在花上,它就是锦上添花,和花融为一体,难辨真假。兰花螳螂把自己拟态成一朵美丽的花,也是为了守株待兔,这样它就可以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来。

  当然,兰花螳螂并不是一出生就有这么美丽的皮囊,刚出生的时候像一只暗红色的大蚂蚁,只有在幼虫第一次蜕皮到成虫之前才会呈现白色和粉色相间的花姿,变成成虫后粉色会逐渐变成棕色,白色也会逐渐变成浅黄色。

  这种神奇的拟态现象是物种进化的产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生物界,在我们看来的这些伪装套路,其实是生灵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