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谢轲)日前,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894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32亿元。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今年计划投入167亿元,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41个项目建设。
据介绍,为发挥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稳定投资增长的关键作用、对推动规划落地落实的支撑作用、对全市各项工作的带动作用、对稳定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今年我市在市级重大建设项目领域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面发力。
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围绕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突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建设,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41个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7亿元。
重点领域方面,我市围绕“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中,“两新”项目中的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将于今年建成投用,通过提供“连接+计算+应用”一体化边缘计算服务,实现5G专网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城区山城步道建设将于今年完工,半山崖线步道等5条重点特色山城步道将建成投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中,两江新区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两江新区紫光华智电子数字工厂将于今年投入试生产。促进渝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等30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704亿元。
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进永川笔记本电脑外壳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重庆亚欧汽车零部件厂等支柱产业项目98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26亿元;推动华润微电子12吋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星星冷链年产150万台智慧冷链终端智能工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4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21亿元。
民生领域方面,我市围绕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建设西南政法大学综合实验楼、三峡职业教育龙兴校区等教育项目4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9亿元;推进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等医疗卫生项目4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推进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红岩公园首期工程等文化体育项目40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7亿元。
此外,我市还围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一期等建设项目10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40亿元;聚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安排潼南柠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项目4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9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对331个计划开工的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精准调度,推进尽早开工,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对稳定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向全社会释放积极信号。并将编制市级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同时构建市场化投融资及运行模式,确保形成可持续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