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从严治党让科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以昆虫为灵感 科学家开发出新款无人机中国5G连接数已逾2亿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第07版:科技创新·项目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从严治党让科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以昆虫为灵感 科学家开发出新款无人机
中国5G连接数已逾2亿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新华社昆明电 (记者 岳冉冉)我国自主研制的50毫米白光日冕仪近日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了白光日冕像。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三大层次。“日冕是最外层结构,很难被观测到,原因在于日冕的物质密度稀薄,亮度比太阳圆面中心至少弱20万倍,再加之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会严重干扰日冕观测,因此在日冕仪发明出来之前,研究者只能在每年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去观测日冕。”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物理首席科学家林隽说。

  如何制造出能产生“日全食”景象的日冕观测仪,以及如何找到合适的观测址点,一直都是太阳物理工作者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刘煜团队经过10余年的踏勘选址,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无名山找到了优良的太阳观测址点;山东大学(威海)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团队经过10余年努力,研制出了50毫米口径的白光日冕仪。三方通力合作,于2月27日11时至15时在无名山成功获得了内日冕白光像。

  林隽说:“观测日冕的首要技术是望远镜中的一个结构,能将从太阳圆面直接来的光完全挡住,并且将望远镜内部各结构对光线的散射抑制到最低水平,再用特殊光学结构来产生‘人造日全食’景象。团队研制的日冕仪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证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白光日冕仪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在评价这一成果时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大日冕仪的研制提供了经验,也证明稻城县具有很好的视宁度和透明度。”

  团队计划于今年8、9月份利用气球搭载的方法用该日冕仪在距地面20至100公里范围内开展观测,考察和研究日冕中的磁场结构与等离子体分布,及其可能的演化过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