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关键靠人才。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长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长寿区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傅显城坦言,步入新时代,长寿区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基于此,长寿区人力社保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结合区情实际积极开展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人事工作,奋力构建和谐人事,打造人才高地,服务发展大局。
招才引智强支撑
桐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为了引得凤凰来,长寿区人力社保局牵头编制了《重庆市长寿区2019—2020年度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引导生态环保、规划建设管理、教育、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农业与农产品(食品)加工、旅游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向企事业单位流动聚集,满足企业人才所需,切实集聚各方英才为长寿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智力“引擎”。
该局坚持不懈地打造长寿“阳光考试”品牌,去年顺利完成单次近万人规模招聘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8人(硕士研究生43人)、“三支一扶”大学生4人;深入实施“鸿雁计划”,引进市级人才计划专家24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13人;组织全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2020重庆英才大会”,网上签约并经考核招聘引进高层次医疗专业技术人才8人,为经开区、高新区引进人工智能、生态环保、新材料等项目6个;新招收博士后科研工作人员1名,新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服务激励兴人才
为激励人才,激发人才活力与动力,长寿区人力社保局积极推选高技能人才参加各类荣誉称号评选,川维罗莉、重钢蹇丹入选2020重庆“英才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协助区总工会开展“长寿工匠”评选,陶康等10人获选“长寿工匠”称号;推荐高级技能人才参与“寻找最美巴渝工匠”、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第五批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推荐选拔等评选,全面营造“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良好氛围。
为促进人才成长,长寿区人力社保局不断优化服务,去年委托市公共实训中心开展202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同时,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网络培训、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前在线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级职称岗前网络培训12928人次,选派2名脱贫攻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重庆山地高效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此外,主动慰问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实用人才、社会人才,并为在职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健康体检。
职称评定助发展
长寿区人力社保局坚持稳妥推进职称评审改革,积极落实疫情一线、全职脱贫攻坚、援藏援外、“三支”人员职称评审倾斜和基层人才降分划定基层人员专业考试合格线分数线优惠政策,去年推荐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232人,正高级职称申报38人、评审通过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69人、评选通过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5人,开展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初定确认409人。
该局严格按《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认真组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能力考核122批5319人次,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5046本;认真开展企业和三方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草拟第一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通知,金维公司申报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行知学校、开拓职校申报三方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深化改革促管理
长寿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去年按权限程序开展以区政府名义任免人员行政任免手续41人次,指导86个事业单位变更岗位设置方案,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开展岗位清理、岗位聘用,完善1800余名事业人员岗位确定、晋升等聘用手续。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开展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转岗。推动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化建设,指导事业单位完善基础信息,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线上审批,为实行全程网上流程办理打基础。
据了解,该局还积极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奖励政策,认真开展事业人员脱贫攻坚专项奖励以及事业人员定期奖励工作;落实专项表彰政策,积极组织重庆市抗疫表彰推荐,去年全区17个个人、6个集体受表彰;积极开展全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表彰工作,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统计发放工作……切实通过表彰奖励,形成崇尚荣誉之风。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道,重在导向。行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长寿区人力社保局将扎实推进包括“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等在内的各项人才工程,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和举措,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让各类人才扎根长寿建功立业、开拓创新、大展所长,以才智助力长寿高质量发展。文/何军林 石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