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齐 产业兴 村容美 民风纯
第09版:科技服务·惠农
上一版 下一版  
人心齐 产业兴 村容美 民风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心齐 产业兴 村容美 民风纯
——巫溪县开展“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侧记

    整齐划一的新街。

    贫困户挑选青脆李。

  “我家能实现脱贫,首先要感谢政府引导我们栽种青脆李,还有扶贫干部和农技人员手把手传授管理技术。”说这话的是巫溪县徐家镇枣树村脱贫先进个人郭邦俊。

  2020年7月9日,巫溪县徐家镇枣树村“志智双扶”“六讲六评”活动在枣树村办公地举行。在活动现场,郭邦俊与村民分享了脱贫心得,部分村民代表还作了交流发言。

  当天,郭邦俊领到了由中共徐家镇委员会、徐家镇人民政府颁发的徐家镇第一季度“志智双扶”暨“六讲六评”活动“脱贫致富星”奖状。

  郭邦俊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青脆李,不仅顺利实现脱贫,还成为了当地“致富星”,是巫溪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典型代表。这是巫溪县在开展“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中,调研人员实地了解到的脱贫事例之一。

  六支队伍既扶贫更助智

  “村里成立六支队伍,就是为给群众引来源头活水,注入不竭动力。通过群众现身说法,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激发村民脱贫致富内在动力,更具有说服力。”枣树村支部书记夏云桃说。

  枣树村主任冷昌安介绍,在当地部分贫困群众中存在“等、靠、要、懒”思想,乡村陈规陋习比较突出,如何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得有一个很好的抓手。脱贫攻坚既要扶贫更要扶智,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徐家镇坚持把“志智双扶”作为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统揽,以持续改善民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根本,全面细化“五步感恩互动”步骤,创造性地开展“六讲六评六积”活动,讲出干群“精气神”,评出群众“勤善美”,凝聚正能量。

  为此,徐家镇枣树村成立了帮扶干部宣讲队、产业大户宣讲队、涉农专家宣讲队、脱贫典型宣讲队、司法干部宣讲队、乡贤模范宣讲队六支队伍。这六支队伍主要讲政策、讲法律、讲家风等,同时开展“政策明白星”“庭院美丽星”“遵纪守法星”“脱贫致富星”“家庭文明星”“志愿服务星”评比活动,在村民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在讲政策上,以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驻村包片干部为主,重点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宣讲中央、市、县出台的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等惠农强农政策,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本地资源优势和自身优势,学懂弄通、用好用活与当地发展和自身有关的政策,理清发展思路和举措,让群众干有方向。

  在讲发展上,从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发展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中遴选人员,适时向群众讲授产业由小做大的历程、发展产业的经验、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鼓励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为脱贫想法子,让群众干有榜样。

  在讲技术上,邀请农业、林业、扶贫、畜牧、科技、果蔬等相关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宣讲队,开展劳务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向群众传授农作物生产管理实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在讲感恩上,从本镇脱贫先进典型中挑选村民,向群众讲经历、讲感悟、讲感恩,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增强榜样引领力,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从而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在讲法律上,镇司法所、镇派出所等单位的干部和法律顾问组成司法干部宣讲队,深入宣讲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遵法守法、学法用法,引领群众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为广大干群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做事有规矩。

  在讲家风上,邀请道德模范、巫溪好人等先进典型,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家训家风、传统美德和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提高干部群众的道德修养,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让群众为人处事有品行。

  宣讲队宣讲方式灵活,既可单独组队宣讲,又可混合组队宣讲;既可在庭院宣讲,又可在田间宣讲。宣讲队员多元,既有感动巫溪人物,又有县域土专家;既有舍身救人的“草莓哥”,又有身残志坚的“牛魔王”;既有兼职女强人“劁猪姐”,又有愈挫愈勇的“养蜂郎”……他们定期走田坎、入院坝开展宣讲,场场爆满,深受群众欢迎。

  一片李子树富了一个村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巫溪县城厢镇酒泉村,过去是土地贫瘠的不毛之地,而今是脆李漫山遍野的绿水之地。通过短短的六年时间,由全镇最贫穷的村变为全镇最富裕的村,实现了“从荒坡荒山向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水果产业是脆弱的产业,天灾人祸病虫危害伴随生长全过程。没有量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质就没有入场券。”城厢镇酒泉村支部书记周定全说。

  为解这一难,酒泉村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标准建李子产业园,每年开办技术培训,并聘请了市内外专家现场指导,开展统防、统治、统销社会化服务,实行统一冬管、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让千家万户的果园由零变整,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如今,青脆李是我们巫溪有名的品牌。”周定全介绍,当初,各家各户栽种的李树,没有统一的栽培、管理、推广标准,难以适应市场和扩大规模的需要。为此,编印了《李子管理技术规程》,在生产环节,通过测土配方实施精细化管理,种植过程中不施农药、化学肥料,全部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让全村的李子规格趋同。组建了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成立田间技术学校,引进无人机作业,统一开展李树修枝、刷白、四季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

  在推广环节,统一归属巫山脆李品牌,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政府通过品鉴活动、电视、报纸、微信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巫溪青脆李色泽青翠、肉质干结细嫩,成熟后无苦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酒泉村不仅卖李子,而且卖技术,大批的种李大户在多年的实践中成长为“土专家”,他们不仅指导本村的老百姓种植李树,同时还被全县其他李子产业基地请出去指导培训。

  目前,酒泉村有“四卖”(李果、李花、李苗、技术),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形成“以李为带动、农旅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和集体的经济收入,实现了以产业促脱贫。

  搬出穷山沟走上小康路

  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紧邻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三军小长征标语墙是去往重庆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的必经之地。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

  2016年,通城镇结合实际,围绕“怎么搬、怎么建、怎么用、怎么富”,实施巴渝民宿易地扶贫搬迁示范项目,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收受益,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的集中安置新路子。

  通城镇长红村支书范洪俊介绍,在实施搬迁中,坚持群众自愿、科学选址、高端设计的原则,采用本地建筑风格样式,保留了乡村农宅的门前院坝、堂屋、灶台,真正让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流水、记得住乡愁。从而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在动力,焕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雄心壮志,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通城镇通过协调,整合财政资金973万元,优先安排水、电、路、讯、市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兰英大峡谷为主线的旅游精品环线。采取公司主导品牌运作,由农户提供餐饮服务和农副产品,住宿收益80%、餐饮收益100%由贫困户享有。

  2019年10月,“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广场”建成完工,通城镇长红村巴渝民宿已被重庆市散文学会命名为“采风基地”。

  目前,已建成休闲度假体验式民宿18栋192间,集中安置了17户45人。截至2020年8月民宿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客房收入住宿收入47.78万元,户均增收1.8万元,初步实现了创建文旅融合示范基地的目标。

  文/吕培林 本版图片均由中共巫溪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