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超然而厚重恐龙充满泥土的芬芳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千年敦煌:超然而厚重
恐龙
充满泥土的芬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千年敦煌:超然而厚重

刘学正

  万里敦煌道,千年仍未歇。大漠黄沙之间,曾经绚丽夺目的敦煌艺术,在抖落历史的尘埃后,又重新焕发“丝路明珠”的独特魅力,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31年前,著名书画艺术家何山凭借其十年埋首敦煌研究、临摹的深厚积淀和深度思考,写出了皇皇巨著《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4月),一出版就获得国际大奖。这部多次修订、再版的作品,以敦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融合为主线,全面论述了敦煌艺术各时期的风格特点,以及多元格局下形成的西域文化,描绘出一副且远且深且阔的中华文化艺术奇彩画卷。

  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始于何时?河西走廊又是何时开通的?何山在书中指出,早在张骞赴西域之前,类似的活动就已出现,比如大禹治水“至于西极”的传说,再比如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记载。

  敦煌壁画《舍身饲虎图》《鹿王本生图》中的虎、鹿,因其极富神秘色彩的体态造型,曾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南印度画风,或受长沙马王堆帛画造型的影响。何山从早期西域乌孙、大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活动年代推论,再佐以内蒙古阴山、甘肃黑山、新疆天山南北大量动感十足、栩栩如生的岩壁动物画,断定其为卡拉苏克文化艺术的典型,即敦煌的本土艺术。

  敦煌佛教艺术,展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演变、融合以及兴衰的全部历程。就此,何山认为对于佛教教义而言,艺术是它的物化图式;而对艺术来讲,所有玄奥的教理,全部繁杂的社会生活,只不过是借以表现其自身的真正形式,归根结底,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正所谓,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就像海草随着潮水涨落而摆动一样,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

  商业流通是推动古丝绸之路辉煌的根本,《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在深掘历史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围绕“商业”这一主题进行了考据。书中提到,不仅三代时期西域一直承担着中西物产通流的职责,匈奴民族的游牧活动也从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何山还探讨了印度佛教与商业的种种亲和性,再现了教以商立、因商行教的历史,指出了敦煌文化艺术之气质与繁荣的最后根源。

  敦煌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真正去研究敦煌艺术,不能浮于表面的浓墨重彩,而要参透内中包含的素淡过往。从这个层面来讲,何山坚持从源头出发,耐心细致地厘清文献、历史、宗教、语言、地理、民族乃至交通、科技等学科的纷繁头绪,将敦煌文化与艺术的形成、发展,以及敦煌艺术的时代特征与风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以及敦煌各时期珍贵艺术品的彩图。

  互通共赢,存异求同,方能催生“蝶变”。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敦煌艺术,同时也串联起了东西方在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并推动其融合、升华,让中古世纪的世界文明显得格外辉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