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麓感怀《静思》橘园的“山下红”竹枝词(其三)科普诗词100首
第15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山之麓感怀
《静思》
橘园的“山下红”
竹枝词(其三)
科普诗词100首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山之麓感怀

糜建国

  在重庆南山山麓、清清涂山湖畔,镶嵌着一颗明珠!

  日月如梭,从1940年到如今的2020年,八十个春秋过去,这颗明珠,依旧静静地散发着熠熠光彩!它就是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简称重庆二外)。

  走进二外,走向世界。

  近年来,在二外流行着一句名言:

  你和世界之间,只隔一步之遥!

  为何只有一步之遥?在2020年的深秋,二外建校八十华诞来临之际,我跟随一批作家,走进了二外,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我们个个都唏嘘不已……

  推开二外大门,进入校园里,踏上通才桥,在郁郁苍苍中沿坡而上。递次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操场、中庭教学楼和办公楼,而连接这三部分的则是十几部石梯,整个学校背山面水得天独厚。

  操场,也就是学校的足球场,整个建筑修得十分开阔大气。蓝天白云之下,苍山翠绿之间,孩子们在上面奔跑、锻炼、竞技、拼搏,洒下了汗水,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学校每一次盛会的召开,每一次大型的开学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漫步在足球场上,在山风轻拂中感受二外,无疑是最佳选择。

  从足球场沿着石梯,拾级而上,一片开阔平地之处,就是学校的中庭。

  背向南山,面对足球场,在中庭的左边,两座高大的建筑,像一对孪生兄弟,相偎相依,相守相望,彼此竞争前行,这就是著名的大雅堂、小雅堂两栋教学楼。

  在二外,建筑物被冠上“大雅堂”“小雅堂”这样儒雅的名字随处可见。除了学校大桥叫“通才桥”、教学楼叫“大、小雅堂”外,实验楼称为“转益馆”,办公楼称为“涵芬楼”,食堂称为“惜农堂”“谢膳堂”,另外两栋教学楼分别称为“琢才馆”“博雅楼”,学生宿舍称为“崇文楼”“揽月楼”“望江楼”“栉风楼”“沐雨楼”“裁云楼”“听松楼”,一个个充满诗意与厚重的人文底蕴的命名,极具特色,让师生们浸润在中华文明的玉露琼浆中……

  中庭的右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每一处建筑都独具匠心,布局科学,显得精致而不拥挤。这里既是师生们休憩的地方,也是同学们谈心漫步、吟诗作画的地方。方寸之间,洗心洗肺,独得一方心灵的山水与宁静。特别是雕刻有“南麓书院”三个遒劲大字的高大牌坊,更是惹人注目。南山之麓的书院,是为南山书院。每一个二外人,都为生活在宁静雅致的南麓书院而自豪。

  穿过中庭,再拾级而上,又是一块平地,抬头处,“涵芬楼”三个字映入眼帘,这里便是老师和学校领导办公之处。

  在涵芬楼前,一棵梧桐树上悬挂着一口铜钟。经过晨昏暮楚、春实秋华的洗礼,铜钟显得厚重、古朴。静静地看着这口铜钟,“当当”之声仿佛划破时空而来,敲击着我们的耳膜,令人心驰神往。

  刚好是周五下午放学时间,周六周日两天,学校放月假,一群群穿着红色校服的孩子,拖着拉杆箱,像一团团朝气蓬勃的青春热火,奔跑时,嘻嘻哈哈声撒落一地;深秋时节,梧桐叶飘落,像一枚枚帆船飘零在大海中,好似它们一切都已准备妥帖,即将要去远行……

  钟声、少男少女、落叶,色彩斑斓中,一幅绝美的油画!

  在梧桐树下,一块石碑上,雕刻着一则《南麓晓钟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放慢脚步,默默地阅读起来:南麓书院,地势高远,钟灵毓秀质地,水光山色相连。1940年,女子中学应时而建,置钟一口,钟音如号角,壮怀激烈,抒报国之气。1952年,自玄坛庙迁校,钟亦随行,于兹安放,钟音催奋进,数万学子四中起航,奋发有为。1993年,钟不知去向,钟音成绝响,校友唏嘘,不胜惋惜。1997年,学校改制,女中、四中、二外一脉相承,钟为情感之依恋、精神之寄托。2017年,应广大校友之期盼,学校特原址原样重铸铜钟,让历史植根记忆,钟音重启心灵……

  对二外人来说,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南麓晓钟。

  袅袅钟音,声声入耳,催人奋进,在南山山麓响起,响彻云霄,飘向世界。

  这口铜钟,见证了二外的历史;这口铜钟,也是历届师生们精神的寄托。钟,有警钟长鸣之意,悬挂的铜钟,在告诫二外的学子们,不要忘记那段革命艰难岁月!想起那些年代,我们忍不住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一段段历史,一幕幕镜头,带着血和泪,在南麓钟声裹挟之下,划破天空,穿越南山山麓而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肃然起敬,扼腕沉思……

  在中庭的正中央,一棵需要环抱的百年雪松,显得肃穆庄重,挺拔高大,款款地舒展开华盖,洒下一地芳华。

  正如二外沿山而建的建筑风格:三块平地,两块坡地,三平两折,起起伏伏,共计三部分,从最初的女子中学,到重庆四中,到今天的二外,一路走过来,也跨越了三个时代,空间与时间的重叠,是巧合还是天作之合?

  而中庭的雪松,也如一个定海神针,倔强地生长着。整个二外的正中心就在这里。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雪松,它象征着庄重自强、挺拔坚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二外人崇尚的“雪松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雪松精神,二外人才走得这般稳重,走得这般从容,走得这般自信,走出了风采,走向了新时代。

  有诗歌这样称赞:中庭挺拔一雪松,暑逼霜摧,斑痕累累,峥嵘钢杆,横空铁枝;上承青天之祥云,下纳潜龙之灵性,挟雷霆之力,负狂飙之势,㕭傲苍穹,殊世独立……

  夕阳西下,晚霞像绸缎倾洒下来,如梦如幻。

  当我们意犹未尽,准备离开时,歌声在身后响起:

  翻开书本就是翅膀,每个书包都装满太阳;

  南山上,望长江,小小河流奔跑将成海洋;

  南麓晓钟,敲着梦想,天空就是巨大的课堂;

  啊,心像种子,知识给力量,我们就和雪松一起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