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重庆工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
——市总工会助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

    重庆市铁路建设劳动竞赛启动大会。

    “数创未来 智汇两江”华为云人工智能大赛。

    首届川渝石油钻探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

    万州“工会大讲堂”进工地夜校活动。

  核心提示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重磅文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项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大幕。

  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市总工会切实把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牵头职责,着力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宏观指导、政策协调和组织推进,推动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联动,奋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重庆产业工人队伍。

  A 推动顶层设计 凝聚改革共抓合力

  在市委、全总的坚强领导下,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及时开展研究和安排,积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认真参与推动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凝聚共抓改革的合力。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市总工会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落实,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总工会负责任务落实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并积极出台《重庆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5—2019年)》《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重庆市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重庆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管理办法》等,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为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市总工会着力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后,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巴渝工匠”评选宣传活动,并扎实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叫响做实“巴渝工匠”等品牌。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会、主题演讲、职工论坛、文艺创作、线上新声、主流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有效加强了对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为充分调动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快建设以精准帮扶和普惠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帮扶机制,同时,全力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达产,努力降低疫情影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部分奖项的评选向产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倾斜,例如,评选重庆市劳动模范要求企业职工比例不低于50%,评选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要求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含农民工)不低于50%,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人员不低于30%,科教人员不低于20%,企业负责人(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不超过10%,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副职负责人和中层人员)不超过15%,县处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不超过5%,而且明确要求优先推荐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技术工人;推荐“巴渝工匠”主要面对扎根一线的技能型产业工人。

  B 发挥工会优势 提升产业工人队伍

  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工会特色的创新举措,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生效。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劳动和技能竞赛,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动力。

  全市工会系统坚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重要产业、重点工程,积极开展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和“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

  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利用互联网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提档升级,已连续举办三年,同时采取月推荐、季考评、年评选的竞赛机制,增设“秀绝活”“秀师徒”“秀创新”微视频展示,实现竞赛与培养选树高技能人才的有机衔接。2018年、2019年,参加网上竞赛共计单位1313家、职工140多万人次,表彰集体121个、班组50个、职工2181人次;其中2019年参赛单位和职工数量同比增长243%、175%,创造经济效益65.5亿元。

  ——充分发挥工匠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挖掘潜力。

  2019年,市总工会将寻找宣传发布“巴渝工匠年度人物”与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联动开展,当年在全市寻找宣传发布10名“巴渝大工匠”、70名“巴渝工匠”,涉及重庆高端智能制造、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

  2020年,网上竞赛活动新开辟了“五小”活动展示板块,每月按五类评比“五小”活动展示奖各20名,从中优先推荐年度“技能之星”评选。大力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市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累计达到450个。

  【镜头一】人工智能大赛绽放异彩

  为推动两江新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搭建国际化数字经济人才交流平台,吸引和挖掘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集聚新区,助力新区“智慧之城”建设,今年8月至9月,两江新区总工会与华为(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共同承办了“数创未来,智汇两江”人工智能大赛。

  此次大赛采用开放命题,聚焦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或创新成果。所有从事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技术方向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创业团队、个人等均可组团报名参赛。要求参赛者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探索有具体落地场景的技术应用方案,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产业链技术的应用。

  自8月大赛启动后,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45个团队、547人报名参赛,经大赛组委会联合此次大赛专家评审团,对参赛团队提交至华为云大赛官网的作品不断进行评审和会议沟通,共筛选出16支队伍进入决赛路演环节。

  “在9月11日决赛现场,经过参赛队伍作品展示和专家问答交流、大赛专家评委和计分员集体评议等环节,比赛评比出10支优胜队伍。”两江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大赛的举办,切实为人工智能领域职工提供了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镜头二】“五小”活动展现新时代生机

  在市总工会的引领下,全市各级工会积极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注重岗位创新,注重解决一线问题,注重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使活动落实到基层、深入到一线,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使“五小”活动在新时代展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为提高制粉系统经济效益,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以“五小”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中速磨煤机耐磨材料研究及应用,切实为机组打造了一副“好牙口”,也为企业提高生产效能、凝聚攻坚合力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该公司以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磨煤机磨辊辊套为研究方向,重点围绕陶瓷颗粒材料选择、陶瓷颗粒表面处理、制粒工艺、二次浇注与安装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中速磨煤机复合陶瓷磨辊及衬板研发、制造和应用,获得协同纳米复合陶瓷磨辊生产工艺。采用自创的U型浇道与多浇道设计,配合合理的浇注温度控制,实现了熔融金属流速的准确控制,再加上本技术创新性的制粒工艺以及防溢罩的安装,从而实现了陶瓷微粉直接浇筑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布。

  “通过实际应用,中速磨煤机磨辊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达到28000小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计算,使用热熔金属陶瓷一体化复合磨辊套每个发电机组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49.2万元,而间接经济收益则更为可观,每个发电机组在一个大修周期内由于消防检修、更换磨辗辊套等因停机而增加的收益可高达604.8万元。

  【镜头三】多头发力推动“示范基地”创建

  今年提档升级的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市南供电”)职工活动中心和星海书吧正式开放。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文化阵地,活动中心和书吧升级后将让职工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助力市南供电创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示范基地。提档后的职工活动中心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在市南供电内部再次掀起一股“健身热”;开放短短半年时间里,已承办多场电网大型比赛,每周各种交流赛更是源源不断。升级后的星海音乐书吧则有可以满足专业人声器乐录制和后期制作的音乐工作室,该音乐工作室作为重庆电网的音乐协会活动基地,为电网职工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那盏灯》《每一盏灯都不能熄灭》《渝电之光》《安全捍卫》等一批电网职工原创作品就诞生于此。

  近年来,市南供电以“奋斗的幸福”为主题,打造“筑文化·悦分享”“奋斗的幸福”“职工音乐书吧”等职工文化特色品牌,创作《那盏灯》《电力coolboy》《最美时刻》《猛哥和他的抢修队》等一批反映职工工作生活的文艺作品,微电影《我热爱我的企业》在全国获奖。为展示职工风采,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该公司先后开展“好工匠亮绝活”“好工匠赛技艺”等好工匠系列活动,展示职工的职业风采;开展“美味食堂”厨师厨艺大赛,评选“金厨工匠”。该公司还组建了篮球协会、网球协会等8个职工文体协会,打造了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瑜伽室和健身房,让更多职工通过工会活动的平台提升自我、展示风采。

  除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生活,劳模工匠文化也在推动着市南供电创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示范基地,让职工们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同步提升。据了解,市南供电张毅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省部级及以上劳模工匠8人,各类专家人才52人,带领多站融合研究、广阳岛绿色能源示范区研究等十个创新团队。该工作室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6项、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奖130项次,相继培养出全国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德伦,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溢等多名先进典型。

  【镜头四】“四建四化”做强工人队伍

  在市工总会、万州区总工会、中交一公局集团工会的指导下,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公司(以下简称“万州公司”)坚持把产业工人队伍体系建设,作为打造品牌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万州公司积极推行“党建统领+连队化管理”,将产业工人定编分组,纳入界面清晰、指挥顺畅的连队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中,切实把项目部变成连队,把“支部建在连上”。通过带有部队“红色文化、特色管理”的活动,让产业工人有当兵的样子,生产管理有打仗的样子。

  同时,坚持工建“聚力”,通过“家园化”浸润让产业工人有体面的生活。万州公司把“匠心”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作为先手棋,从衣食住行谋篇布局,让产业工人在工地上有家的感觉,更体面舒适地生产生活。万州公司积极参与重庆市“巴渝工匠杯”等劳动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树标杆,以学提能强素质。

  此外,坚持融建“共情”,通过“属地化”扎根让产业工人有深耕的壮志。万州公司团结带领广大产业工人在万州大地深耕细作、落地生根,共同构建起民族复兴追梦路上的命运共同体。公司工会坚持抱薪取暖、抱团作战、融合发展战略思维,通过举办“工会大讲堂”“工地夜校”主题活动,针对性开展法律咨询、权益维护工作,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情感认同、实践自觉、团队融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万州公司还坚持优建“誉名”,通过“品牌化”奋进让产业工人有追梦的速度。公司工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引领产业工人投身“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活动,积极参与“四新”“五小”活动,为品牌工程赋能助力。

  “以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为重要遵循,聚焦生产经营大局、服务基层一线、助力建设管理,万州公司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积极作为、勇当先锋,切实为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积极样本。”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如是说。

  C 强化保障助力 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在推动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程中,市总工会积极做好工会系统服务保障工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力;创新运用宣传阵地和引领载体,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赋活力。

  市总工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自查和研究,将该项工作纳入市总工会年度工作重点内容。指导各级工会组织督促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提取劳动竞赛奖励经费”的规定,合理提取和使用竞赛经费;监督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经费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

  据了解,市总工会对每年确定的市级重点劳动竞赛项目给予每场20万元的工作经费补贴,对创建的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分3年给予20万元的经费补贴,各区县总工会和产业工会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层开展劳动竞赛。及时筹集资金慰问抗疫一线广大职工,着力关注和积极帮助解决疫情给企业及职工带来的实际困难。

  为积极营造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良好氛围,《重庆工运》杂志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2019年第11期主题,特别报道各区县、市级产业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

  “我们将宣传工作与重点活动同步策划、同步研究、同步实施,把网上展示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宣传阵地和展示平台,采用新方法和新手段,增强宣传效果,让工会工作与活动满足新时代职工需求。”市总工会相关领导介绍,仅今年以来,通过运用各种媒体和参赛单位的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重要成果和先进典型,网页浏览量482.9万次,点赞量886.5万次,发布新闻动态5200余条、个人风采170余条。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市总工会将加快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发挥产业工人作用,引领产业工人“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文/何君林 图片由重庆市总工会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