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能几人家的样子科普诗词100首月夜写作如旅行群红农庄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知心能几人
家的样子
科普诗词100首
月夜
写作如旅行
群红农庄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心能几人

葡萄

  也不知是怎样的气质使然,有一类人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成为一个吸铁石,接受到别人的满腹心事,这类人通常被称为“知心姐姐”。

  不过,这类情感答疑专栏的肇始者并非女性。1691年,32岁的英国青年约翰·邓顿为情所困,却羞于向熟人倾诉请教。身为书商,邓顿对市场需求十分敏感。他想,这会儿“求匿”的自己绝不会是一个人,于是从中看到巨大商机。当年,他便创办了第一个答读者问的专刊——《雅典公报》。果不其然,匿名求助者多到邓顿一人忙不过来,还需要另雇几位作家当帮手。

  从见仁见智的情感问题,到诸如“苍蝇有几条腿”这一类的常识问题,提问、回答所涉及的领域被扩展到了极致。英国诗人吉卜林在《我有六忠仆》中有句说:“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后来,这首诗译成俄文,就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还被编成科普读物,以解答广大少年儿童的困惑为己任。

  但更常见的是,另一些困惑被留到了成年,随着一些误解或错误认知的加深,最终构成了比孩童时期更大的困扰。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其小说《解忧杂货店》里,刻画了这样一群人:以为只要写下烦恼投进信箱就会得到回答。作者巧妙地借助主人公浪矢爷爷的角度将一些普通人的发问和解答过程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揭示了这背后鲜有人承认的真实:“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逐渐明白,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看清了这一点,一些心地善良的回答者,往往注意把这话说在前面:我提供的只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分析,并不能代你作决定。这不是撇清责任,而是真正地负责。所以,倾诉和反馈如果有意义的话,或许并不在于直接提供某一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更多地是给人以正视问题、正视自我的机会,进而从他人或中听或逆耳的意见对照中,觉察辨认出自己内心深处藏而不露的真实态度。

  正如浪矢爷爷临终前那句绝非自谦的大实话:“像我这样的糟老头子,怎么可能有左右别人的力量。如果说我的回答起了作用,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对比之下,那些劝人“不要太在意”的片儿汤话实在廉价而虚幻,真正的知心,远不是炖一锅心灵鸡汤那么简单。

  “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是浪矢爷爷回复的最后一封咨询信。看来,到了知心爷爷这个年纪,比之知心的叔叔阿姨们又通透了一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