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科协携手开展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征稿启事铜梁区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赋能
第06版:科技创新·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川渝科协携手开展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征稿启事
铜梁区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赋能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梁区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赋能

  本报讯 (通讯员 赵武强 罗永超)近日,在铜梁区大庙镇三品村茁源现代蚕业实验车间,机器人正在给小蚕自动投料。

  “这个占地800平方米的车间,由于采用了智能化大数据高新科技,只需要两名技术员管理,就能养上千张蚕纸,并且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区蚕业专家、科技特派员刘晓渝说。

  近年来,铜梁区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些科技特派员既有来自市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铜梁本地的农牧果渔高科技人才,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被派往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市级贫困村,通过提供科技“金点子”和技术帮扶,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铜梁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作中,出台了《龙乡人才政策十条》《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政策》,引导科技特派员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以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专家大院、星创天地“四轮驱动”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特派员从单兵作战向跨区服务、组团服务转变,为乡村振兴赋能。

  “科技特派员有一技之长,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科技动态,他们对服务单位的产业升级、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驾轻就熟,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区科技局负责人说。

  铜梁还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助力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建设,重点服务西郊绿道环线34个产业基地、134个经营主体,培育出了铜梁葛粉、铜梁龙柚、原乡小艾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这些特色农产品现已纳入重庆扶贫产业目录,形成了强劲的市场优势。

  地处铜梁最偏远的安溪镇谭洪村是铜梁南部地区最偏远的山区村。该村在市茶研所专家、科技特派员盛忠雷、刘素强的指导下,开发出近10个新产品,龙毓秀芽今年获得第十三届“三峡杯”名茶金奖。

  据了解,仅今年以来,铜梁区选派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和28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到基层,科技特派员团队带动科技成果转化11项,引进名特新优品种4个,培育创业创新团队两个,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19个。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