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部(科学城)24小时智慧书房效果图。 |
 |
科学城立体交通网络(一期)。 |
(上接03版)
2、如何建设?
国际化 绿色化 智慧化 人文化
打造现代城市“新样板”
西部(重庆)科学城与两江新区双轮驱动,如何实现错位发展?科学城的地标性项目有何特色亮点?科学城的科教资源、创新平台、产业布局情况如何?未来的科学城会是怎样一座宜居之城?
与重庆高新区是何关系?
高新区是科学城的“空间载体”,科学城是高新区的“灵魂本底”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商奎介绍,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是补齐重庆创新短板的迫切需要。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新区要一起发展成为重庆的火车头,努力实现双轮驱动、“双引擎”。但从错位发展上来讲,创新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灵魂”和“生命”,更加突显科学主题,更加聚焦前沿科学研究、先导技术创新、科技引领功能,要让“科学”成为永恒主题、“创新”成为最强旋律,成为全市发展的“智核”。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表示,西部(重庆)科学城聚集了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8所高校及众多知名科技型企业,有20余万大学师生,科教资源丰富。要用好这些优势,让大学城成为科学城的创新“大脑”。
标志性项目进展如何?
全长60多公里科学大道、占地940亩科学谷已开工建设
对此,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立东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重庆高新区正在谋划打造一批展现科学城特质的标志性项目。
科学大道起于北碚碚东大桥南桥头,止于江津支坪长江大桥北桥头,全长60多公里,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综合大道,分为五大城市功能段和两大自然生态段,将构建“5+2”城市与自然交融的形象中轴线。目前,科学大道已启动一期10.5公里建设。
科学谷占地面积约940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以高技术服务业为核心,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产业,规划布局总部经济、中试研发、孵化培育、产业及人才配套等功能区域,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
此外,科学会堂、科学公园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产业如何开始布局?
力争到2025年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发展离不开科教资源,同样也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对此,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徐秀霞表示,从产业发展现状看,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级、先进制造五百亿级、大健康和高技术服务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今年1—7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值超1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80%。
同时,重庆高新区坚持招商引资“主旋律”,今年1—8月,新签约中国电子等项目59个、投资额735.6亿元,其中科创项目占比超80%,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项目15个,让科学城这个“金篮子”开始装入更多“金鸡蛋”。
未来,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5G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轻量化材料、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抗体疫苗、生物治疗、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等大健康产业,研发孵化、检验检测、数字文创、智慧物流等高技术服务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雏形。
未来生活如何配套?
建设15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西部(重庆)科学城不光致力于打造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核”,也致力于打造人们向往的宜居家园,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那么,未来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商奎表示,这座“未来之城”将布局140平方公里的居住用地,在科学公园和临山临水地区规划高品质国际社区,结合轨道站点布局青年社区和租赁公寓,规划多层次、多样化的居住空间。
这座“未来之城”,将以科学城核心区为重点,高标准配套文教体卫等设施,统筹布局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15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构建以人为本、便捷精准的公共服务网络。
这座“未来之城”,还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护,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从建筑到空间到环境,整个城市将散发着浓浓的科学味道,成为科学场景丰富、山水田园交融、巴渝乡愁浓郁的未来城市。
此外,这座“未来之城”还将是一座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安全系统,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科学城更健康、更安全、更聪明。
“总之,未来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打造成为国际化、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新样板’。”商奎说道。
3、如何推进?
今年将从五个方面发力
备受瞩目的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科学城将在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五个方面发力,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
搭平台
首批校地合作项目已正式落户
今年月,重庆建立了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校地合作引聚新动能。目前,首批校地合作项目已正式落户。
今年,科学城还将高水平打造一批科技研究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级实验室,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将科学城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兴产业
华为滴滴等头部企业相继落子
目前,平安大健康产业园、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华为、滴滴等头部企业相继落子,总投资200亿元的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建设,重庆植恩药业和韩国百纳科思合作项目、亦度疫苗重庆研发中心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也持续推进中。
下一步,瞄准5G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细分领域,科学城还将加大引育一系列科技含量高、投资金额大、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人才
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目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已建立13个博士后工作站,并打造“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制定了人才整体推进方案。为加快聚集海内外创新人才,还挂牌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产业搭建资源交流的平台。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还将制定聚焦“塔尖”“塔基”的系列人才政策;围绕产业链打造具有特色的就业创业生态圈,加快聚集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人才,让科学城吸引更多“金凤凰”落地。
优环境
“互联网+”引领政务服务更“聪明”
科学城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改善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推行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的“三全”服务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让信息服务无处不在,真正让政务服务在“互联网+”的引领下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提品质
将新建扩建10所公办中小学
科学城正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今年,科学城将新建扩建10所公办中小学、新办7所以上幼儿园、开建3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绿地公园开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通过建设“海绵城市”,科学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还将落地实施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张亦筑、李星婷采写 本版图片均由重庆高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