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蓝图展开
第03版:科技新闻·解读
上一版 下一版  
西部(重庆)科学城蓝图展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规划怎么建
西部(重庆)科学城蓝图展开

  ●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中心城区西部槽谷,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区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的未来之城,是鼓励创新、开放包容、追逐梦想的梦想之城,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重庆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非常之举、用非常之功,广集社会资源,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1、如何规划?

  五个维度认识科学之城

  9月16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新闻发布会在雾都宾馆举行。作为2020线上智博会重要活动之一,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备受关注和期待,其大发展、大创新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据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是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它以综合性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生成为关键,以驱动发展为目的,以优美环境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核”和人们向往的宜居家园,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这座城,究竟长啥样?此次举行的发布会,揭开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面纱。

  1 地理区位

  位于中心城区西部槽谷 涉及5个行政区

  要知道西部(重庆)科学城长啥样,首先要清楚其空间结构。

  据介绍,中梁山、缙云山东西并行,长江、嘉陵江南北合抱,“两山夹两江”形成的中心城区西部槽谷,便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空间结构。

  总体来看,西部(重庆)科学城所在的西部槽谷,有“向西联动渝西、辐射川东”的突出区位优势、“两山夹一谷”的优越地理条件。这一区域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保区等多块“金字招牌”,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资源集聚。

  目前,我市以重庆高新区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平台,正加快建立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建设发展机制。西部(重庆)科学城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区。其中,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区。

  2 生产空间

  一核四片多点 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

  在生产空间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将规划构建“一核四片多点”的空间结构。

  “一核”,即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集聚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引擎,将集中力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四片”,即北碚、沙坪坝、西彭—双福、璧山四大创新产业片区,主要承担教育科研、高端制造、国际物流、军民融合等功能;

  “多点”,即以创新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为支撑,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空间体系。

  据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紧紧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让“金篮子”装满“金鸡蛋”。

  3 生活空间

  一主四副多组 主中心50平方公里

  在生活空间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将规划构建“一主四副多组”的空间结构。

  “一主”,即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的金凤为引领,与西永、大学城共同组成50平方公里的科学城主中心,规划集聚高端生活性服务、国际科学交往功能,布局高品质居住区;

  “四副”,即北碚、团结村、陶家-双福、青杠四个片区副中心,承担片区综合公共服务和商业商务功能;

  “多组”,即围绕圣泉、西彭、丁家、青凤、歇马等节点中心,以及街道中心和社区中心,形成多个职住平衡居住组团,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全城,打造“24小时办公、24小时生活”的不夜城。

  4 生态空间

  一心一轴两屏 为科技注入生态元素

  在生态空间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将规划构建“一心一轴两屏”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以寨山坪为依托的科学公园,是科学城的“城市绿心”;

  “一轴”,即沿科学大道,由湿地群、公园群和城中山体组成的绿色长廊,是科学城的绿色“主轴”、科学“主轴”;

  “两屏”,即缙云山、中梁山生态屏障,是“城市绿肺、市民花园”。

  这样的空间结构,将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为科技注入生态元素,让科技为生态服务,用科技增添人文气质,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5 交通体系

  南北通达 东西畅联

  此外,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将规划南北通达、东西畅联的城市交通体系。

  在拓展四向联通大通道方面,向西串联成渝,形成成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双通道,加密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联通亚欧;向东联结长三角,强化沿江高铁双通道,链接亚太;向南连通粤港澳,共建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东盟、非洲;向北联通京津冀,融入京昆大通道,通达蒙俄。

  在打造铁公水空联运大枢纽方面,规划“两主四辅”客运枢纽,其中成渝中线高铁设科学城站,东接江北机场;成渝高铁引入金凤站,东接重庆东站,西连重庆第二机场,形成高铁“双枢纽”与“双机场”高效联动格局;规划“一主三辅”货运枢纽,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双起点”作用。

  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方面,规划“五快五普”的轨道网络,实现槽谷中心30分钟通达南北;城市道路公交线网覆盖率100%,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推行“小街区、密路网”规制;构建“全龄友好、四季友好”的慢行交通体系。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是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的未来之城,是鼓励创新、开放包容、追逐梦想的梦想之城,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样板。

  (下转04版)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张亦筑、李星婷采写 本版图片均由重庆高新区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